卷二 證治 失血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醫學見能

    [總訣]血隨氣布要循經,氣上因而血沸騰。降逆消瘀為妙訣,莫施補劑致癆蒸。

    驟然吐血,兼見頭痛寒熱者,外感傷經脈也。宜麻黃芍藥湯。

    藕節(二錢) 枯芩(一錢) 生地(二錢) 川芎(五分) 白芍(三錢) 當歸(三錢) 麻黃(八分) 丹皮(二錢) 香附(三錢) 麥冬(三錢) 杏仁(三錢) 蒲黃(一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失血頭痛外感傷,藕芩地芍與麻黃。

    歸芎香附丹蒲杏,枳草和冬煮與嘗。

    吐血口渴,脈洪數而溺赤者,火熱傷陰分也。宜加味四生丸。

    生地(三錢)艾葉(一錢) 柏葉(三錢) 荷葉(三錢) 丹皮(三錢) 枯芩(三錢)酒軍(七分) 知母(三錢) 花粉(三錢) 牛膝(一錢) 茅根(三錢) 馬通(即白馬屎一兩泡取水)

    歌曰︰脈洪失血渴難當,知地丹芩與大黃。

    牛膝馬通花粉入,茅荷艾柏葉同嘗。

    吐血口和,脈弦微而溺清者,陽虛而陰脫也。宜變化理中湯。

    黨參(二錢) 黃 (二錢) 黑姜(八分) 甘草(一錢) 白芍(二錢) 白術(二錢)五味(五分) 當歸(三錢) 木香(一錢) 側柏(二錢) 醋艾(一錢) 馬通(即白馬屎一兩泡取水)

    歌曰︰脈微血脫溺還清,姜草參 芍共烹。

    術味馬通歸柏艾,木香加入病能輕。

    吐後口渴,血帶黑而腹痛者,瘀血積腹里也。宜加味四物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桃仁(研,三錢) 白芍(三錢) 大黃(一錢) 丹皮(三錢) 香附(三錢) 枳殼(一錢) 降香(一錢)

    歌曰︰血方吐過口旋干,腹痛瘀停歸地餐。

    芎枳降香香附子,大黃加芍佐桃丹。

    吐血之前,必先大發惡心者,血潮而凌心也。宜郁金丹皮湯。

    郁金(二錢) 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牛膝(二錢) 五味(七分) 丹皮(二錢) 炒梔(二錢) 當歸(二錢) 白芍(二錢) 玉竹(二錢) 棗仁(二錢) 知母(一錢) 木香(二錢)朱砂(研沖服八分)

    歌曰︰吐血之前發惡心,木香知味芍歸尋。

    朱砂牛地冬和棗,玉竹丹梔與郁金。

    (伯未按,鮮蠶豆葉、搗汁和陳皮酒炖溫服。)

    先行咳嗽,然後得吐血證者,肺燥傷陰脈也。宜清燥和血湯。

    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百合(二錢) 五味(五分) 當歸(三錢) 貝母(二錢) 杏仁(三錢) 續斷(二錢) 藕節(二錢) 荊芥(一錢) 竹茹(二錢) 蒲黃(一錢) 紅花(五分)降香(一錢)

    歌曰︰先行咳嗽血方來,地合歸冬杏貝裁。

    續降芥茹同五味,紅花藕節與蒲灰。

    (伯未按︰枇杷葉膏可時沖服。)

    先行吐血,然後得咳嗽證者,陰陽不相符也。宜調陰和陽湯。

    當歸(二錢) 白芍(二錢) 生地(二錢) 阿膠(一錢) 五味(七分) 百合(二錢) 貝母(二錢) 杏仁(二錢) 沉香(五分) 牛膝(一錢) 白薇(二錢) 蒲黃(一錢) 牡蠣(二錢)降香(一錢)

    歌曰︰先行吐血咳相隨,藥用阿膠地芍歸。

    味合降沉和貝杏,蒲黃牡蠣膝兼薇。

    吐血之後,肌肉魚鱗甲錯者,腹中有干血也。宜大黃 蟲丸。

    大黃(一錢) 桃仁(一錢) 甘草(一錢) 虻蟲(炒,一錢) 蠐螬(一錢) 阿膠(一錢) 當歸(一錢) 炒荊芥(一錢) 水蛭(炒,二條) 蟲(炒,一錢)

    歌曰︰血干肌肉似魚鱗,蛭 螬虻效若神。

    黃與膠歸分佐使,再加芥草與桃仁。

    大便下血,其下在糞之前者,腸風瘡痔類也。宜赤豆加味散。

    當歸(三錢) 地榆(三錢) 銀花(一錢) 防己(一錢) 麥冬(三錢) 牛蒡子(三錢) 丹皮(三錢) 白芍(二錢) 槐角(三錢) 棕灰(一錢) 杏仁(三錢) 黃柏(二錢) 甘草(一錢)赤豆(芽,三錢)

    歌曰︰痔瘡下血用歸榆,赤豆銀防冬芍俱。

    牛蒡棕槐丹杏共,寸冬黃柏草梢須。

    大便下血,其下在糞之後者,肝脾不統血也。宜仲景黃土湯。

    白術(三錢) 附子(二錢) 炙草(二錢) 生地(三錢) 黃芩(二錢) 阿膠(二錢) 灶心土(三錢)

    歌曰︰肝脾失馭血違經,便後長流勢不停。

    術附地芩膠共草,湯煎黃土服之靈。

    通身汗血,甚則沾衣盡赤者,火甚而血溢也。宜加味六黃湯。

    當歸(三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黃柏(二錢) 蟬蛻(一錢) 酒軍(一錢) 生地(三錢) 黃 (二錢) 熟地(三錢) 白芍(三錢) 竹茹(二錢)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地骨皮(二錢)

    歌曰︰通身汗出血沾衣,兩地芩連芍與歸。

    地骨竹茹蟬杏草,生軍 柏汗當稀。

    鼻中流血,以及齒縫出血者,胃中之燥熱也。宜清涼甘露飲。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麥冬(三錢) 天冬(三錢) 黃芩(三錢) 枳殼(一錢) 石斛(三錢) 茵陳(三錢) 藕節(三錢) 蒲黃(一錢) 牛膝(二錢) 甘草(一錢) 枇杷葉(去毛蜜炙,二錢)

    歌曰︰鼻中流血要清涼,芩枳茵陳兩地黃。

    藕斛枇杷牛膝共,二冬和草煮成湯。


如果你對醫學見能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見能》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