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證治 掣動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醫學見能

    [總訣]筋脈從來貴潤柔,那堪風火兩相仇。相仇故爾相牽引,須向肝脾問厥由。

    角弓反張,以及向後跌僕者,太陽經痙病也。宜防風竹茹湯。

    防風(三錢) 生地(三錢) 白芍(一錢) 葛根(三錢) 荊芥(二錢) 花粉(三錢) 竹茹(三錢) 僵蠶(三錢)

    歌曰︰太陽痙病角弓張,葛根蔞根用最良。

    竹與僵蠶齊入選,再加地芍與荊防。

    頭低足縮,以及向前跌僕者,陽明經痙病也。宜清陽已痙湯。

    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玉竹(三錢) 石膏(三錢) 芒硝(二錢) 酒軍(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陽明痙病向前弓,地草芒硝及麥冬。

    更入石膏軍玉竹,清陽養液此為功。

    一邊手足,牽引搐搦不用者,少陽經痙病也。宜加味柴胡湯。

    柴胡(三錢) 枯芩(二錢) 生姜(二錢) 甘草(一錢) 黨參(二錢) 生地(三錢)羚羊角(二錢) 花粉(三錢) 白芍(三錢) 當歸(二錢)

    歌曰︰少陽經脈繞旁邊,痙病筋收自引牽。

    姜草參歸柴芍地,羚羊花粉共芩煎。

    筋惕肉動,振振然欲擗地者,寒水干筋肉也。宜苡仁真武湯。

    白術(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附子(三錢) 生姜(三錢) 苡仁(三錢) 桂枝(二錢) 白芍(二錢)

    歌曰︰筋肉寒干振振然,術苓姜附總當先。

    苡仁桂芍同甘草,真武湯方妙法傳。

    四肢拘急,以及疼痛難忍者,寒甚筋收引也。宜桂枝附子湯。

    桂枝(二錢) 白芍(二錢) 甘草(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二枚) 附子(一錢五分)

    歌曰︰四肢拘急系寒收,桂附溫經病即瘳。

    佐以生姜和大棗,再加芍草力方優。

    四肢酸痛,以及焦痿不用者,火甚筋灼枯也。宜大劑補陰丸。

    黃柏(三錢) 知母(三錢) 熟地(三錢) 羚羊角(二錢) 龜板(三錢) 牛膝(二錢) 白芍(三錢) 防己(一錢) 當歸(三錢) 玉竹(三錢)

    歌曰︰四肢酸痛或痿焦,知柏龜羚地芍調。

    玉竹當歸防己膝,服湯盡劑病都消。

    四肢軟弱,步履疲怠不收者,濕甚筋縱弛也。宜利濕燥筋湯。

    苡仁(三錢) 木瓜(一錢) 防己(一錢) 桂枝(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四肢軟弱濕傷筋,利濕防瓜苡草群。

    行水總求能化氣,藥分佐使桂為君。

    (伯未按︰可間吞人參再造丸。)


如果你對醫學見能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見能》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