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辨張氏無治之癥第十四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葆善 書名︰白喉條辨

    白喉本無壞病。不識本源。適足礙事。若經誤治者。癥必危險。亦當悉心講求。設法救補。慎不可泥張氏之言。委諸無治。所列之癥十一條。詳辨于下。

    一、白塊自落

    此候極多。最不足怪。嘗見有懸丁之旁。虛懸白片。色若雞脂。遇大咳輒自落。其癥後亦無恙。余二小女亦然。

    二、七日

    滿白不退

    此候亦屬尋常。余喉間白點數處。自正月初旬至月杪始退。

    三、咽干無涎

    此真手太陰燥火本病。宜重用西洋參石膏冬地。甚則用官燕阿膠真珠母牡蠣。切不可用水麝吹喉藥。斷無不效。

    四、服藥大便不通

    此候大概非實熱郁結腸胃。即肺陰枯涸已極。宜用宣白承氣加入滋養藥。否則用吳鞠通增液承氣湯。惟不可用峻利之品。

    五、未服藥大便泄

    此候有因脾熱所致。如內經所謂熱爭腹滿泄是也。可用以上救誤法。或因肝風大煽。必須重用一甲煎。

    六、兩目直視

    此實危脫之候。多不可救。然間有因痰氣壅結。氣不得下者。可用鮮萊菔汁。或竟用張氏消毒丸。以圖萬一。

    七、痰壅氣喘

    此為白喉危脫時必有之候。可見此癥必須揭重手太陰主治。如系痰火壅滯。可用大辛涼加牛黃等味。或因誤治。以致肺火太盛。聚液為痰。即牛黃亦覺苦燥。必須用甘咸寒大劑。不可見痰而漫用辛燥也。

    八、大便溏泄不止

    此癥多因火毒蔓延。或過用大下所致。然亦有多獲效。以上數癥。余大女曾患此。

    連服大劑三 降龍丹加一甲煎三劑獲效。不可見此候即指為不治也。

    九、唇面俱青

    此候多由火毒陷入足太陰。如內經所謂脾熱病者。頭重頰腫顏青是也。或肝火盛極。本色發現者。亦有此候。

    十、藥不能下

    此真極重之候。多不可救。如系痰氣壅結者。可竟用消毒丸。希圖萬一。

    十一、音啞無聲

    此系肺陰涸熱。宜用泄火滋陰法。余長女亦然。因誤用錫類散吹喉。實時音啞。及後諸癥全痊。半月余始覺漸漸清朗。如遇是候。須參入燕窩阿膠等味。


如果你對白喉條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白喉條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