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頑瘡門(二則)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士鐸 書名︰辨證錄

    人有久生惡瘡,或在手足,或在胸背,或在頭面,終年經歲而不愈,臭腐不堪,百藥罔效,外藥敷之不應,內藥服之無功,世人故謂之頑瘡。然瘡雖頑,治之當如何?蓋人身氣血和,斷不生瘡癤,間或生之,亦旬日而愈。其不和者,或因濕浸,或因熱盛,或因濕熱寒邪之交至,遂至氣結而不宣,血滯而不散,結于皮而皮生瘡,結于肉而肉生瘡。久則膿血不淨,因而生蟲。人以為蟲也,又用殺蟲之藥,而反傷其皮肉,則氣血愈虛,力難兼到,棄皮肉于膜外而罔顧,則瘡成為冥頑不靈之患矣。

    故治瘡皆以行氣活血為主,而蟲與毒不必計也。然而血不易活,氣不易行,非補氣補血不可。蓋氣得補而氣自行于周身,血得補而血自活于遍體也。方用救頑湯︰

    當歸(二兩) 黃 (一兩) 白術(一兩) 生甘草(三錢) 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麥冬(一兩) 柴胡(一兩) 茯苓(五錢) 半夏(二錢) 防風(一錢) 連翹(一錢) 附子(一片)水煎服。連服二劑,而瘡口必然發腫,斷不可懼。從前無效,今服藥發腫,乃藥助氣血與瘡相戰也,乃速愈之機。再服二劑,不痛而癢矣。再服二劑,癢止而肉生矣。再服二劑,結靨而愈。再服二劑,不再發。

    此方單去活血行氣,得補之力也。氣行血活,蟲將安寄?故不必殺蟲而頑瘡自盡愈矣。

    人有內股生瘡,斂如豆許,翻出肉一塊,宛如菌狀,人以為蟲蝕外翻也,孰知是肝經風熱血燥之故乎。夫肝熱則生風,此風乃內風而非外風也。外風清涼而內風蘊熱,故外風宜散而內風宜清。然但清其風而不補其血,則熱不可解,而風不可舒也。必須養血之中而益之清熱之味,則燥不能燥,熱退而風自靜矣。方用清風湯︰

    白芍(一兩) 人參(五錢) 當歸(五錢) 白術(三錢) 炒梔子(三錢) 甘草(一錢)

    川芎(二錢) 丹皮(三錢) 沙參(三錢) 柴胡(一錢) 天花粉(三錢) 連翹(一錢)水煎服。一連數劑,瘡口自斂。

    此方滋血以養肝,非消肉以化毒。然何以瘡斂而愈也?蓋瘡成于肝木之旺,平肝而血無過燥之虞,自然風散而熱無炎燒之禍也。苟不平肝而內用降火之品,外用追蝕之法,則蝕而又翻,翻而又蝕,其肉益大,而氣愈虛,變出非常,正難救援耳。


如果你對辨證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辨證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