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便蟲門(二則)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士鐸 書名︰辨證錄

    小兒便中下寸白蟲,或蜉蛔之蟲,或吐出長短之蟲,種種不一,人以為濕熱之蟲也,誰知是脾胃之傷乎。小兒最喜食生冷之物,自然濕熱無疑。然而脾胃氣健,雖有濕熱,自易分消。惟是脾胃之氣傷,則難于運化,不生津液而生蟲矣。倘徒治蟲而不補其脾胃,則脾氣不能消,胃氣不能化,蟲且安居無恙矣,夫何益哉。惟補其脾胃之氣,則氣旺而自能治蟲,再佐以殺蟲之藥,蟲將何隙以逃生乎。此治之法,必須補中用攻也。方用治蟲丹︰

    白術(三錢) 茯苓(三錢) 百部(一錢) 檳榔(五分) 使君子(十個) 枳殼(五錢)

    白芍(三錢) 甘草(三分) 白薇(二錢) 黃連(二分) 半夏(五分) 水煎服。二劑而蟲盡化為水矣。但服藥之後,務須忌飲湯水茶茗。

    此方殺蟲之藥雖多,然入之健脾平肝之劑內,則正氣無傷,而蟲又殺盡,乃兩得之道也。

    小兒有糞門邊拖出長蟲,不肯便下,又不肯進入直腸之內,不痛不癢,人以為蟲口咬住也,誰知乃祟憑之乎。夫蟲口咬住,必然作痛。今安然如故,豈蟲口之自咬耶。蟲既不咬,宜隨糞而俱下。今不下而留半截于中,非祟憑而何。病既祟憑,宜非藥物可治,然而人有一念之悔心,醫即有一種之治法。使人苟遷善而求醫無術,又何以見吾道之大哉。況父母未有不愛其子者,見其子生蟲之異,未必不疑自身之譴尤,而畏鬼神之作祟,或告天而代為請禱,或信佛而自訴祈求。然而醫無以應之,不幾阻人改過之門乎。鐸得異人之傳,用藥外點蟲身,則立刻化為水。方名點虯丹︰

    水銀(一錢) 冰片(一錢) 硼砂(一分) 雄黃(三分) 樟腦(一錢) 輕粉(三分)

    白芷(一錢) 薄荷葉(三分) 各研絕細末,以不見水銀星為度。水調少許,點蟲頭或身上,少刻即盡化為水。但點藥之時,必虔拜上天,然後點之則驗。否則,或驗或不驗也。不須內服煎藥,至奇之方也。

    余恐負異人之傳,故罄書之辨證論後。異人者,余游南岳所逢道士,自號雷公,狀貌殊異。傳鐸《活人錄》,奇方最多,此方其一也。


如果你對辨證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辨證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