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之癥,人以為陽之病也。然陽虛而頭痛與陽實而頭痛者有殊。蓋陽虛之病,即陰虛之癥也。陽氣之虛,以致陽邪之旺,倘陰氣不衰,則陽邪有制,何能作祟乎?然則頭痛不可盡言陽癥也。吾今辨明有陽虛之頭痛,有陰虛之頭痛。或曰頭乃六陽之首,陰氣不能到頭,如何說是陰虛之故?不知陰氣到頭而還,而陽氣既衰,不能接續陰氣,以致頭痛。雖是陽虛之故,而實亦陰氣之衰,陰氣苟旺,亦能上接夫陽氣也。陰陽原兩相根,亦兩相接,原不可分為二也。惟其一偏之虛,遂至兩相之隔矣。然則治之法,何可不辨陰癥與陽癥乎?陰癥之痛也,顛頂若暈而頭重似痛不痛,昏昏欲睡,頭重而不可抬,非若陽癥之痛之甚也。其癥朝輕而晚重,身胝又不覺十分之重,此乃腎水之衰,而肝氣克脾,虛火升上之故也。方用平顛化暈湯治之,自然平復,但非一二劑可以奏功。蓋陰病多無近效,非藥餌之不靈,萬勿責之近功可也。此即四物湯之變方。妙在用桔梗、細辛于補陰之中,陰足而二味解其頭之暈,是顧陰為本而散邪為末也。若陽虛之頭疼,多是風邪侵襲而然,陽氣不虛,邪何從入?于脾胃之陽虛,而氣遂不能顧首,風邪因而相犯,然則祛風而可不補正乎?但其間陽氣之虛,從何辨之?亦觀之癥以辨之。其癥必鼻塞而多涕,口渴而多痰,其痛必走來走去不定于一方,而痛連齒牙,或痛連于項背,徹夜號呼,竟夜不寐者是也。吾有一方最佳,方名解痛神丹。一劑而痛如失。此方用川芎至一兩,而又佐之天、麥二冬,純是補陰之味,如何治之陽虛有邪之頭痛也?不知陽邪之旺,終由于陰氣之衰,補其陰而陽自旺,陽旺而邪自衰,況方中各有散邪之品,用之于陰藥之中,愈足以見其功用之大。倘純用風藥,未嘗無功,然真氣散盡,頭痛雖除而他病將見,又不可不知也。
平顛化暈湯
熟地一兩 麥冬一兩 細辛三分 山茱萸五錢 川芎五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北五味一錢 白芥子三錢 桔梗一錢 水煎服。
解痛神丹
川芎一錢 辛夷一錢 黃芩三錢 蔓荊子一錢 細辛五分 麥冬五錢 甘草一錢 天門冬五錢 桔梗三錢 天花粉二錢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