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陰癥陽癥辨 計三十一門 腫脹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士鐸 書名︰辨證玉函

    腫脹之癥,有水腫、氣腫、血腫、蟲腫、食腫之別。五癥之中,最易治者食腫耳,不必分其陰陽,以消食之品分消之即愈。其次難治者則蟲腫,亦不必分其陰陽。蓋蟲腫即食之變,皆傷脾陰而成,健脾而濟之下蟲之品,自然能愈。世多留方,然用之而不效者何也?亦因看不清是陰虛之故,而用陽藥以去之也。吾今留一奇方,專治蟲臌最妙最神,方名化蟲絕神丹。每日空腹白滾水送下一兩,早晚二服,服三日即有蟲從大便中出矣。服十日腫脹消,再服十日全愈,不必盡服也。此方俱是補陰之品,又是殺蟲之藥,藏府不傷而反受大益,潛移默奪,不戰之戰,正妙于戰也。氣臌者,乃陽氣之郁也,世人以水臌法治之,轉成危癥者最多。而氣臌從何辨之?單脹于兩脅之間而手足不十分腫者是,又不是蟲脹之單脹于腹也。此等之病,宜解郁為主,而解郁又以舒肝為急。吾定一方,名為開郁消腫湯。此方用柴芍以舒肝氣,則兩脅之脹滿自除,又何必用大腹皮與檳榔之消克哉。此方可用四劑之後,略減其半,加入人參三錢,連服四劑,氣臌自消亡于無事矣。血臌之病,非氣病也,乃血癥也。半由于飲食之失宜,半由于思想之太結,遂成此病。其癥面黃而腹脹,手按之如有物在,而又不十分大痛,手足必然細小者,此是血臌也。方用破血安全湯。此方大黃用之以逐血,然非以補中下之,恐有排山倒海之憂。今用白術以固腰臍,當歸生新去舊,鱉甲、牛膝入于至堅之中以動之。又慮脾氣消亡,又加人參以醒其氣,安有脾不健而血不下者乎。至于水脹之癥,實有陰陽之殊。初感之時,兩足如泥者,乃水癥也。雖是水浸脾土,亦因脾氣之虛,以致邪水相犯。然而脾氣之虛,又因于胃氣之弱,是脾陰之病,即陽氣之衰也。初起之時,乘其陰氣之未虧,即以牽牛、甘遂二味各二錢治之,水去如響,又何水臌之難治乎。至于陰虛而成水臌者,雖亦是脾經之弱,然非胃氣之衰。蓋命門火衰,無火以溫脾土,以致水泛為痰,留于胃脾之內,漸侵入四肢,非若水癥之由外而內也,法當用金匱腎氣丸補腎中之火以生脾胃之土,而水自歸元,終亦盡消烏有。更有一種,純是陰虛,水亦上泛,非腎火之不足者。其癥滿身流水,囊大而不能臥,大便如常,小便亦利,飲食知味者是。法當用六味地黃湯一料煎湯恣飲,自然奏功如神耳。又不可不知之也。

    化蟲絕神丹

    鱉甲一斤 地栗粉一斤 雷丸二兩 生何首烏一斤 甘草三兩 神曲半斤 榧子肉半斤 枳實五兩 檳榔三兩 使君子三兩 各為末,米飯為丸。

    開郁消腫湯

    柴胡三錢 白芍五錢 郁金三錢 當歸五錢 紅花五錢 茯苓五錢 薏仁二兩 枳殼一錢 甘草一分 陳皮五分 神曲三錢 半夏一錢 水煎服。

    破血安金湯

    大黃一兩 雷丸五錢 白術一兩 枳實二錢 肉桂二錢 當歸一兩 牛膝三錢 鱉甲三錢 人參五錢 水煎服。


如果你對辨證玉函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辨證玉函》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