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阿膠

類別︰子部 作者︰清•黃元御 書名︰長沙藥解

    【本經】味甘平。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一名傅致膠。

    味平,入足厥陰肝經。養陰榮木,補血滋肝,止胞胎之阻疼,收經脈之陷漏,最清厥陰之風燥,善調乙木之疏泄。

    《金匱》膠艾湯,阿膠二兩,干地黃六兩,芍藥四兩,當歸三兩,芎?二兩,甘草二兩,艾葉三兩。治妊娠胞阻,腹痛下血。以乙木不達,侵克己土,是以腹痛。乙木郁陷,而生風燥,疏?泄失藏,是以下血。膠、地、歸、芍,養血而清風燥,甘草補中而緩迫急,芎疏木而達遏郁,艾葉暖血而回陷漏也。

    膠姜湯,阿膠、干姜。原方闕載,今擬加甘草、大棗、生姜、桂枝。治婦人經脈陷下,滴漏墨色。以脾腎陽虧,風木郁陷,經寒血漏,色敗而黑。阿膠滋風木而止疏泄,干姜溫經脈而收陷漏也。

    乙木生于癸水而長于己土,水溫土燥,則木達而血升,水寒土濕,則木郁而血陷。木氣抑遏,不得發揚,于是怫郁而生風燥。凡諸腹痛里急,崩漏淋利之證,無不以此。

    風木之性,專于疏泄,泄而未遂,則梗澀不行,泄而太過,則注傾而下。阿膠息風潤燥,養血滋陰,豬苓、方在豬苓。薯蕷、方在薯蕷。黃土、方在黃土。溫經、方在茱萸。白頭翁、方在白頭翁。炙甘草、方在甘草。鱉甲煎、方在鱉甲。黃連阿膠、方在黃連。大黃甘遂方在大黃。諸方皆用之,以滋乙木之風燥也。其性滋潤凝滯,最敗脾胃而滑大腸,陽衰土濕,飲食不消,脹滿溏滑之家,甚不相宜。必不得已,當輔以姜、桂、二苓之類。

    蛤粉炒,研用。


如果你對長沙藥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長沙藥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