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苦參

類別︰子部 作者︰清•黃元御 書名︰長沙藥解

    【本經】味苦寒。主心腹結氣,瘕積聚,黃疸,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一名水槐,一名苦識。生山谷及田野。

    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經。清乙木而殺蟲,利壬水而瀉熱。

    《金匱》苦參湯,苦參一斤,煎湯燻洗。治狐惑蝕于下部者。以肝主筋,前陰者,宗筋之聚,土濕木陷,郁而為熱,化生蟲(匿/蟲蟲),蝕于前陰。苦參清熱而去濕,療瘡而殺蟲也。

    當歸貝母苦參丸方在當歸。用之治妊娠小便難,以土濕木陷,郁而生熱,不能泄水,熱傳膀胱,以致便難。苦參清濕熱而通淋澀也。

    苦參苦寒之性,清乙木之瘀熱而殺蟲(匿/蟲蟲),瀉壬水之熱澀而開癃閉。其諸主治,療鼻,止牙痛,消癰腫,除疥癩,平瘰 ,調痔漏,治黃疸、紅痢、齒衄、便血。


如果你對長沙藥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長沙藥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