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內外傷辨(附內傷)

類別︰子部 作者︰明 • 孫文胤 書名︰丹台玉案

    凡傷寒。惡寒。猛火不除。內傷。惡寒。稍就溫暖即止。傷風。惡風。不耐一切風寒。

    內傷。惡風。偏惡夢小賊風。外傷。惡熱。無有休歇。日晡轉劇。直待汗下方退。內傷內傷頭痛時止時作外傷頭疼非發散直待入里方罷。內傷元氣不足。神思昏怠。語言倦懶。外傷邪氣有余。神思猛壯語言強健。內傷則手心熱而手背不熱。外傷則手背熱而手心不熱。內傷邪在血脈中而不渴。外傷邪氣傳里則大渴。又以手按心口不痛為勞役傷。痛為飲食傷。勞役傷發熱兼惡寒。頭骨節俱痛。飲食傷不惡寒但發熱。頭不甚痛。骨節不痛。但中脕飽悶。見食即惡。宜細辨之。

    【脈雲】

    凡內傷氣口脈洪盛外傷人迎脈浮緊。然內傷勞役。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脈之有宿食也。

    【立方】

    補中益氣湯 治內傷勞倦。加減于後。

    人參 黃 甘草 當歸 白術(各一錢二分) 升麻(五分) 柴胡 陳皮(各八分)

    如咳嗽去人參加五味子麥門冬。秋冬加不去節麻黃。春加款冬花。心下痞悶加芍藥。黃連能。加枳實濃樸。木香砂仁。天寒加干姜。腹痛加白芍。寒痛加桂。夏加黃芩。冬加益智。臍下痛加熟地。不已是寒也。加桂。腳軟痛。加黃柏。不已加防己。身刺痛。倍當歸。加枳殼。身體重痛。乃風濕相搏。去人參黃 。加羌活蒼術防風。宿食加山楂麥芽。食不知味。加神曲。饑餓日久。去柴胡。加干山藥。食不下。胃中有寒。或氣滯。加青皮木香。精神短少。倍參。加五味。犯房者。陽虛去升柴。加桂附。陰虛者。去升柴。加熟地山藥茱萸。傷飲食。視其所傷何物。各以主藥治之。如傷于魚肉。用山楂陳皮。蓬術三稜。甚至有加阿魏砂仁巴豆霜。如傷于米食。用麥芽神曲。枳實檳榔草果。如傷于面食。用萊菔子為君。而佐以蒼術濃樸陳皮。如傷于生冷。用官桂木香。干姜砂仁。

    附︰諸內傷

    傷寒家以外感風寒為外傷。內傷飲食勞倦為內傷矣。然而曰。內非止于飲食勞倦也。凡傷于撲輕生。必傷于血。血之積于上。則胸膈疼。血積于中。則中脕痛。血積于下。則小腹痛。

    傷重則行其血。傷不重則活其血。血既行則養其血而已矣。或忿恨沖心。暴怒頓發。爭言斗舌叫。號罵詈。必傷于氣。氣之積不散。則兩脅脹滿。胸膈塞悶。甚至發為鼓癥。飲食不進。而病斯劇矣。宜大劑伐肝化氣之藥治之。或自恃強壯不惜氣力。縱情于女色。耗亡其真精。則小腹並其冷如冰。其豎如石痛連陰器。小便秘而不通。切不可以精虛之故。妄加補劑。

    又不可以誤為霍亂。妄投鹽水。要當以活血為主。而調氣次之。待其痛止。養和方可。漸加帶補之劑。

    【立方】

    補榮湯 治五髒俱虛。思慮過度。傷精損血。頭眩目昏。睡臥不寧。

    天門冬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沙參 棗仁 遠志(各一錢五分) 地骨皮 生地 當歸柏子仁 茯神(各一錢) 棗二枚煎服。

    調元益本湯 治勞神過度。元氣虛弱。四肢倦怠。

    白術 人參 黃 山藥 茯苓(各二錢) 紫河車(三錢) 當歸 丹皮 棗仁 遠志(各一錢五分)

    棗二枚。煎服。

    秘授術寶真丹 治一切內傷虛損。

    雲苓(去皮) 白術(土炒) 人參 黃 阿膠(各四兩蛤粉炒) 當歸(酒浸) 生地丹皮(各五兩炒) 紫河車(二具) 海狗腎(一對酥炙) 甘草(一兩炙) 杜仲(鹽水炒) 山茱萸骨碎補(各三兩)

    上制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五錢空心鹽湯送下。

    和榮抑氣湯 治跌墜所傷。心腹作痛。

    當歸 生地 玄胡索 木香 沉香(各二錢) 紅花 烏藥 郁金 山楂 甦木

    水煎服。

    又方 治血凝氣滯。

    桂枝 附子(各一錢) 烏藥 五靈脂 陳皮(各三錢) 丁香(八分)

    水酒各半煎服。

    內傷于血。視其所傷者何處。分上下治之。如胸前痛。則用紅花赤曲。降香丹皮。而以桔梗引經。枳殼開氣如兩脅痛。用當歸甦木。紅花桃仁。而以青皮柴胡引經。以木香調氣。如中脕痛 君。佐以當歸紅花蓬術。而以青皮官桂引經。檳榔破氣。凡血並不行。加穿山甲麝香。

    內傷于氣。宜伐肝破氣之藥治之。用青皮為君。佐以芍藥香附烏藥官桂木香。

    內傷于精宜養血調氣之藥治之。用紅花為君。佐以桃仁。丹皮。當歸。生地。牛膝。甘草。少調下三錢。此其大略而言。若夫斟酌損益。則非言之所能盡述也。


如果你對丹台玉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丹台玉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