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下 喘(三)

類別︰子部 作者︰元•朱震亨 書名︰丹溪手鏡

    因虛 氣虛火入肺;陰虛火起沖上;肺虛必咽干無津,少氣不足以息也;腎虛,先覺呼吸短氣,兩脅脹滿,左尺大而虛者是,治宜補腎。

    因實 有痰、有水氣乘肺;氣實肺盛,呼吸不利,肺氣壅滯,右寸沉實者是,其肺必脹,上氣喘逆,咽中如塞、如嘔狀,自汗,治宜瀉肺。

    因邪 由肺感寒邪,伏于肺經,關竅不通,呼吸不利,右寸沉而緊,亦有六部俱伏者,發散則身熱退而喘定。

    方︰

    氣虛 人參 黃柏(蜜炙) 麥門冬 地骨皮。

    陰虛 四物加黃連。有痰加枳殼、半夏(陰則血也)。

    痰 二陳湯加南星、枳殼、皂角。

    神秘方 治水氣逆,上乘肺,肺浮而氣不通,其脈沉大,不臥者是,臥則喘也。

    紫甦子 陳皮 桑白皮 生姜 茯苓 人參(五錢) 木香(二錢)

    上 咀煎服。

    瀉白散 治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嘔喘逆。

    桑白皮 地骨皮 青皮 五味 甘草 人參 茯苓 杏仁痰加半夏、桔梗。

    劫喘 治喘甚不可用苦寒藥者,以溫劫之。

    椒目 為末姜湯下。

    又 蘿卜子(炒) 皂角(燒存性) 姜汁丸噙化。

    又 大黃 牽牛(炒) 蜜水下二錢。

    豬 丸 治喘,年深或作或止。

    雄豬 一個,如食法,入杏仁五兩,線縫其口,醋三碗煮干,先食 ,次以杏仁新瓦上焙干,捻去皮,旋食,永不作。

    分論咳嗽喘息

    咳者 無痰有聲,喉中如癢,習習如梗,甚者續續不止連連不已,沖擊膈間,外有心咳一切血證肺咳上逆者是。

    嗽者 有痰。外有勞瘵喘促嗽血者是肺痿。

    喘者 促促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搖身滾肚,外有腳氣。

    氣逆者 但氣上而奔急。外有肺中風、肺中寒、肺中暑、肺水、肺熱、肝熱、膽寒、心熱、腸痹、痰水。

    短氣者 呼吸雖數而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外有脾中風、肺熱、腎熱虛、歷節風、憂氣、胸痞、痰飲、短氣。

    脈寸口沉,胸中短氣,闢大而滑中有短氣;浮而絕者氣微弱者,少氣。


如果你對丹溪手鏡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丹溪手鏡》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