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痞(第五十一)

類別︰子部 作者︰元•朱震亨 書名︰丹溪治法心要

    心下滿而不痛,謂之痞。食積兼濕,心下痞,須用枳實、黃連。痞挾痰成窠囊,用桃仁、紅花、香附、大黃之類。食已心下痞,橘皮枳術丸。

    治痞滿方︰黃芩(酒浸一兩) 黃柏(酒浸一兩) 滑石(五錢) 甘草(二錢) 上末之,水丸,午後至夜,不食不睡。

    治痞枳術丸︰白術(二兩) 枳實(一兩) 半夏(一兩) 神曲(一兩) 麥芽(一兩) 山楂(一兩) 姜黃(五錢) 陳皮(五錢) 木香(二錢半) 上末之,荷葉飯丸。又枳術丸助胃消食,寬中去痞滿︰白術(四兩) 枳實(二兩) 末之,荷葉燒飯為丸。

    大消痞丸︰黃連(炒六錢) 黃芩(六錢)姜黃(一兩) 白術(一兩) 人參 陳皮(各二錢) 澤瀉(二錢) 甘草(炙) 砂仁(各一錢) 干生姜(一錢)

    神曲(炒一錢) 枳實(炒一錢) 半夏(四錢) 濃樸(三錢) 豬苓(一錢半) 上末之,蒸餅為丸。

    飲食多傷,為久滿不食,用寬中進食丸;心下痞,用消痞丸;食已不餓,皆屬于寒,此戊土已衰,不能腐熟水谷所致,用丁香爛飯丸;夏郁傷脾,不思飲食,炒黃連、酒芍藥、生莎末、青六末,用姜汁餅丸;濕痰氣滯,不喜谷,三補丸加蒼術倍香附。回令丸,瀉肝火行濕為熱,甚之反佐開痞結,治肝邪補脾︰黃連(六兩) 吳茱萸(一兩) 上末之粥丸。

    一人內多食積,心腹常膨脹︰南星(姜制一兩) 半夏(栝蔞制一兩半) 其法,以栝蔞仁研和潤之,香附(便浸一兩) 青礞石(硝 一兩) 蘿卜子(蒸五錢) 橘紅(五錢) 麝香(少許) 上末之,曲糊丸。一飲酒人,胃大滿,發熱,夜譫語,類傷寒,右脈不如左大,補中益氣湯去 、柴胡、升麻,加半夏。以 補乘作滿,柴胡、升麻又升,故去之。服後病愈,因食涼物心痛,于前藥加草豆蔻數粒。

    一婦人痞結,膨脹不通,坐臥不安,用麥芽末酒調服,良久自通。


如果你對丹溪治法心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丹溪治法心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