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下血(第六十三)

類別︰子部 作者︰元•朱震亨 書名︰丹溪治法心要

    有熱、有虛。

    治血不可純用寒涼藥。當寒因熱用,必于寒涼藥中用辛味升溫之藥,如酒浸炒涼藥,酒煮黃連丸之類。有熱,四物湯加炒山梔、升麻、秦艽、膠珠。大腸濕熱下血,久屬虛,當溫散四物湯加炮干姜、升麻。

    又方︰用白芷、五倍子末,飯丸。

    又方︰干柿燒灰存性,米飲下二三錢。

    積熱便血︰蒼術(一兩半) 陳皮(一兩半) 黃連 黃柏 條芩(以上各七錢半) 連翹(五錢)

    上末之,以生地黃膏六兩搜丸。

    又方︰蒼術 地黃 上同擂碎為細末,以飯為丸,忌鐵器。

    治便血過多,四物湯加皮。

    又方︰茄蒂燒灰存性,山梔炒研末,飯丸,每服百丸,米湯清早下。

    便血人,久遠傷血致虛,並麻風面生癬瘡︰龜板 升麻 香附(以上各五錢) 白芍藥(一兩半) 側柏(一兩) 椿根皮(七錢半) 上末之,以粥為丸,用四物湯加白術、黃連、甘草、陳皮等煎湯下之。

    脈緩大,口渴便血,月經紫色,勞傷而挾濕者︰白術(五錢)地黃(三錢) 黃柏(炒三錢) 白芍藥 香附 地榆(以上各二錢) 黃芩(一錢) 上末之,炊餅丸。

    治大便下血效甚,《宣明方》地榆散。陽虛陰乏之人,久年便血,不時面帶黃柏皮色者,理中湯加附子,百草霜為丸服。戴雲︰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是也;嘔血者,嘔全血也;咯血者,每咯出皆是血疙瘩也;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者,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雖有名色之分,俱是熱證,但有虛實、新舊不同,或妄言寒者,誤也。


如果你對丹溪治法心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丹溪治法心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