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乳癰(第一百二)

類別︰子部 作者︰元•朱震亨 書名︰丹溪治法心要

    入方︰青皮、栝蔞、橘葉、連翹、桃仁留尖、皂角刺、甘草節,破,多參、 。乳栗破,少有生者,必大補,人參、黃 、川芎、當歸、青皮、白術、連翹、白芍藥、甘草。

    一方有栝蔞。乳岩未破,加柴胡、台芎。

    治乳有小核︰南星 貝母 甘草節 栝蔞(以上各一兩) 連翹 青皮(以上各五錢)。

    乳癰、奶勞、 腫, 石膏、燒樺皮、栝蔞子、甘草節、青皮。

    治吹奶,金銀花、天蕎麥、紫葛藤,各等分,上以醋煎洗,或以金銀花一味亦可。乳癰,用生地黃汁敷,熱即易之,無不效。

    又方,老栝蔞一個搗,酒一斗煮四升,日三服。

    又方,詩曰︰女人吹奶是如何,皂角燒灰蛤粉和,熱酒將灰調一字,須臾拍手笑呵呵。

    又方,益母草搗 之,或干末水調涂。

    又方,濃磨鹿角汁涂之。

    又方,栝蔞子炒為末,臨睡酒服二錢。乳頭裂破,丁香末敷,如燥以津調。婦人產後患乳癰︰白芷 當歸須 連翹赤芍藥 荊芥穗 青皮(各五分) 貝母 天花粉 桔梗(各一錢) 栝蔞(半個) 甘草節(一錢半) 上水煎,半饑半飽服,細細呷之。有熱加柴胡、黃芩,忌酒肉椒料。敷藥用南星、寒水石、皂角、貝母、白芷、草烏、大黃為末,醋調涂。乳房陽明所經,乳頭厥陰所屬,乳子之母,或濃味,或忿怒,以致氣不流行,而竅不得通,汁不得出,陽明之血,熱而化膿。亦有兒之口氣 熱,吹而結核,于初起時,便須忍痛揉令軟,氣通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癰節。若疏厥陰之滯,以青皮清陽明之熱,以石膏行去污血,以生甘草節消腫毒,以栝蔞子或加青橘葉、沒藥、皂角刺、金銀花、當歸頭,或散或湯加減,佐以少酒,仍加艾火三二壯于腫處,甚效,勿妄用針刀引惹拙病。又有積憂,結成隱核,有如鱉棋子,不痛不癢,十數年方為瘡陷,名曰奶岩,以其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生時便消釋病根,使心清神安,施以治法,亦有可安之理。予佷婦,年十八時得此證,性急、脈實,所難者後故耳。遂以青皮單煮湯與之,間以加減四物湯,兩月而安。


如果你對丹溪治法心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丹溪治法心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