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生疳瘡,皮破涎流,重者每每血出,甚而唇吻腮頰俱爛。此乃胃中有熱,又食生冷水果,重添其濕,濕熱相兼,因其生疳而至爛,內生細蟲以蝕皮蝕肉也。夫胃中濕熱,何上發于口?蓋口乃脾之竅,而脾乃胃之妻也,況脾胃為表里,脾之竅即胃之竅也。而胃之經絡,又左右而繞唇口,且熱乃火也,火性上炎,濕借火而上沸,故口上應之也。治法內服瀉胃之熱,導脾之濕;外用欖核散搽之,可計日而愈矣。
瀉導湯 治口生疳瘡。
石膏一錢 茯苓二錢 滑石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黃柏一錢 貝母一錢 水煎服,小兒減半,二劑即用搽藥。
欖核散 外治口瘡。
橄欖干一錢 兒茶一錢 冰片五厘 白薇三分 生甘草二分 百部三分 各為細末,日日搽之,每日搽五次,數日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