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下 脈法類(此卷是發《脈簡補義》未盡之余義也) 搖擺之脈有來去辨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周學海 書名︰讀醫隨筆

    搖擺之脈,《脈簡補義》論之詳矣。夫邪痼于外,其脈搖擺,在于脈之起而來,此不過邪氣痰血之阻滯。正虛于內,其脈搖擺,在于脈之返而去,是必元氣脫根,內吸無力,故氣不能深穩也。此乃中氣虛怯之極,或下寒、內寒,真陽無主;或下熱、內熱,真陰無主。其情似不欲內返,而其勢衰弱;又似迫欲下息,故為之搖擺而下也。如人之力弱舉重者,方其舉時,猶可撐持,及其下時,遂戰栗不支矣。在內寒暴病,尚可急救,其久病及內熱而然者,內竭已極,復何能為?此脈急病,遠行入房,寒邪直入命門者有之;久病,虛勞骨蒸,及溫熱骨髓枯竭,痙而齒口噤,與腳氣沖心者有之。張石頑論痰飲短氣,分呼吸出入,用腎氣丸、苓桂術甘湯。其義甚精,與此參看。《史記•倉公傳》有雲︰脈實而大,其來難者,是蹶陰之動也。所以然者,為其氣滯于血中,即來而搖擺也。又雲︰脈來數疾,去難而不一者,病主在心。此即去而搖擺之脈也。曰病在心者,心主脈。脈之不寧,心氣之不能內寧也。津氣消灼,燥痰據于心絡,以致怔忡、譫語者,所謂狂言失志者死也。夫氣升出不利,其來也搖;降入不利,其去也搖。邪氣外束,升出不利宜也;至降入不利,非邪踞于內,即正竭于內也,其危也何如乎。


如果你對讀醫隨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讀醫隨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