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癥大小合參卷三 滯頤(兒科)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馮楚瞻 書名︰馮氏錦囊秘錄

    脾液為涎,脾胃虛冷,不能收攝,故涎流出,而潰于頤間也,宜用溫脾斂溫為主。

    《經》又曰︰舌縱涎下,皆屬于熱,當兼脈俗參詳可也。更有時時吐唾者,由腎氣先天稟受不足,玄池不能收攝精華,宜用地黃丸服之。

    溫脾丹

    治脾冷滯頤,廉泉穴不能收攝所致。

    丁香 木香(各一兩) 半夏(一兩) 同生姜六兩,搗細,炒,令黃,去姜,青橘皮、白米、干姜(炒)各五錢,為末,面糊丸飲下。一方加人參、肉豆蔻。甘草。又方加益智仁。

    清脾飲

    治脾經蘊熱,而舌下廉泉穴,不能挾制而下者。

    人參(四分) 黃連(酒炒,四分) 茯苓(八分) 山藥(飯鍋上蒸熟,炒黃,六分)米仁(炒黃,一錢) 石斛(五分) 石膏( ,一錢) 半夏(四分) 微姜水拌,加蓮子去心七粒,燈心七睫,水煎,食遠服。


如果你對馮氏錦囊秘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馮氏錦囊秘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