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頭風者,結核塊于頭上而痛者是也,用茶調散吐之,次用神芎丸之下,後服消風散熱。又曰︰雷頭風者,痰結核塊,先有于頭上,隨遇而發,或勞役酒色,及食 炙動風發毒之物,或紅或腫,而痛作矣。憎寒壯熱,狀如傷寒,急則治其標,針而血出,風散火滅,痛因減去。東垣曰︰病在三陽,蓋三陽之脈,皆會于頭也。不可過用寒藥,宜清震湯治之用荷葉者,取色青而香,形仰象震,如類象形也。
神芎丸(又名顯仁丸)
所謂實者下之,能去膈上滯痰,一切熱癥,除痰飲,消酒食,清頭目,利咽膈,能令結滯宣通而愈。
大黃(錦紋者) 黃芩(中枯者,各二兩) 牽牛 滑石(各四兩) 為末,水丸或蜜丸,小豆大,溫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日二服。
茶調散(又名二仙散)
瓜蒂 茶葉 為末,齏汁調服,取吐。
清震湯
升麻 蒼術 薄荷 為末,每服五錢,水煎七分,燒全荷葉一個,研細調藥,食後溫服。
又曰︰前論俱以結核疙瘩,而用風藥論治,且指震為雷,恐猶未盡了,夫此病未有不因于痰火者,蓋痰生熱,熱生風,故核塊疙瘩,皆有形可征。痰火上升,壅于氣道,兼于風化,則自然有聲。輕則如蟬之鳴,重則如雷之響,以聲如雷而為名,或以其發如雷之迅速也。設如前論盡作風熱治之,恐認標而忘其本,故復附痰火一方于後。
白僵蠶(五分) 粉草(二錢) 半夏(牙皂姜汁煮,一兩) 連翹(五錢) 片芩(七錢,酒炒) 陳皮(去白,鹽煮) 桔梗(各五錢) 大黃(酒蒸九次,二兩) 薄荷葉(三錢)白芷(二錢) 天麻(五錢,酒浸) 青礞石(二錢) 為末,水法為丸,如綠豆大,食後臨臥,茶吞二錢,以痰利為度。後用清痰降火煎藥調理。
頭風白屑,肝經風盛也。大便實,則瀉青丸,虛則消風散。
外用山豆根,浸油涂之,或以乳汁調涂。
又方用白芷、零陵香各等分,為末,浸香油涂之,候三五日,篦去,二三次,永不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