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癥大小合參卷十三 瘕痞癖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馮楚瞻 書名︰馮氏錦囊秘錄

    者,是因傷食得之,其狀脅肋,心胸煩悶,飲食不下,吐逆惡心日久不治,漸成結,又曰食結,其癥屬陰,陰主靜,故 定于一處而不移。

    瘕者,是因傷血得之,其狀胸膈煩悶,痛引少腹,時或攻築,上搶心胸,雖不阻食,漸成瘕結,又曰血結,然此與 總以榮衛俱虛,風寒襲于外,飲食滯于中,久而不化則邪並于陰,而為 ,邪並于陽則為瘕,瘕者假物象形,動而不息,去來無常或兩脅間有塊如石,按之則痛,不按則輕,久而不已,而黃肌瘦,肚硬而脹,腹現青筋,晝涼夜熱。食減餐泥,成為疳積,治宜調脾養胃,磨積清疳,非一日一夕可愈也。

    痞者,是因傷氣得之,其候心腹膨脹,肚大脅滿,痛引腹脅,住在左肋,面黃肌瘦,倦怠無力,久而不治,漸成痞塊,痞者塞也,結者實也,凡熱氣蘊于胸膈之間,停飲聚于腹脅之內,于是榮衛不得流行,髒腑不得宣通,而乃成結也,不可迅下,否則邪反堅結。《經》所謂著而不去,其病為實矣,惟宜安胃理脾,佐以順氣化滯,若胸中氣不通,痛而如痞者,乃正氣不運所致,不可作有形攻治,蓋胸為受氣之所,虛則受而不能行實,非物也,故曰痞者否也。

    癖者,是因積得之,其癥如腸癖之疾,便利無度,似痢非痢,似蟲非蟲,或下鮮血,肚腹干痛,心胸滿悶,久而不治,則頑結不散,有類痞狀。蓋由乳哺失調,停滯為積,久則血膜並聚,脅傍結癖,時時作痛,或發潮熱,又有食癖、乳癖、疳癖、驚癖、虛癖、痰癖之分,其傷氣血一也,若至面色紫黑,肚脹如鼓,湊心刺痛,忽瀉鮮血,唇舌皆黑,干嘔氣促,皮焦斑紫,吐瀉出蟲,腸鳴自利,體虛發搐,面青流涎,手足心腫,面黑瀉黑者,並皆不治。

    大紅丸

    治血塊血蠱,一切大人小兒積痞。

    真血竭 乳香(各一兩) 辰州箭頭朱砂(五錢) 巴豆(四錢) 研極細末,初研散開,研至自潤成塊。瓷盒盛之,看人大小虛實,小兒麻子大三粒,大人糯米大三粒,俱溫水送下。若熱水作痛,倘積重多年者,先用使君子生熟各三個,上午食之,下午方服前藥,前晚不可夜飯,置淨桶,看藥與積俱下否,如藥未出,積亦未出,將溫酒一杯催之。

    七轉靈應丹

    治新舊諸積諸氣,婦人血瘕,小兒疳積,一切心痛,諸般蠱積。

    白蕪荑(五錢,取末四錢) 牽牛(五兩,取頭末,三兩) 檳榔(五兩,取淨末,三兩)大黃(五兩,取淨末,三兩) 木香(五錢,取淨末三錢) 雷丸(四兩,取淨末三兩) 錫灰(一兩,煨取淨末三錢) 共取各淨藥末,一處拌勻,蔥白一斤,煮沸湯,露一宿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四錢。老年幼弱減半,俱用蔥白湯露一宿,早晨空心冷下,取出病根。如欲大便,須在內房,不可見風日,晚用溫粥補之,忌生冷硬物葷腥,一月後用四君加減,補助胃氣。一方有使君子一兩,鶴虱五錢。

    一方

    治酒積而黃黑色,腹脹不消。

    用甘遂一錢為末,以豬槽頭肉一兩,細切搗爛,和末作一丸,紙裹火煨令香熟取出,臨臥細嚼酒咽,取出病根。

    消積丸

    廣皮 三稜 莪術 檳榔 青皮 卜子 枳實 草豆蔻 麥芽(各一兩) 木香(七錢)曲(二兩) 山楂肉 濃樸(各一兩五錢) 為末,黑沙糖丸,每丸一錢,空心白湯下。

    消塊丸

    即《千金方》硝石大黃丸。須度虛實用。

    硝石(六兩) 人參 甘草(各二兩) 大黃(八兩) 為末,以三年米醋三升,置瓷器中火煎,先納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一刻,乃下余藥又一刻,微火熬,探可丸則取丸之,如雞子中黃大,每一丸,米飲下,服後當下如爛肉,或米泔赤黑等色,下後避風,冷啖軟粥將息之。

    一方

    治男人痞塊,女人血塊極妙。藥性不猛而效速。

    阿魏(一兩) 木耳(四兩,為末) 蜜(六兩) 生漆(濾去渣,淨,四兩) 上用錫罐一個,盛藥封固,于鍋內水煮三柱香,取起冷定,每服二茶匙,燒酒送下,日進三服。忌油膩發氣物。

    治血塊丸

    丹溪曰︰瓦 子能消血塊。

    海粉(醋煮) 三稜 莪術(酷煮) 紅花 五靈脂 香附(各等分) 石堿(減半) 共末為丸,白術湯吞下三十丸,脅間生毒如鱉形,以鮮蝦羹食之,即不痛者,乃真鱉瘕,白馬尿治之最妙。喜飲油者,乃誤吞發入胃,血裹化為蟲,雄黃五錢,水調服。

    肥兒丸

    小兒脾疳痞積,黃瘦肚大,口臭餐泥,消蟲進食。

    胡黃連 神曲(炒) 麥 (炒,各五錢) 檳榔(去臍,一個) 肉豆蔻(面裹,煨去油) 木香(一錢) 使君子(去殼,各二錢五分) 為末,蒸餅丸,黍米大,米飲服。

    三聖膏

    鍛石十兩,篩過極細,炒紅,用好醋熬成膏,入大黃末一兩,官桂末五錢,攪勻,瓦器封貯,紙攤烘暖,貼患處。

    酒積 輕者,葛根、神曲、黃連、白豆蔻;甚者,用甘遂、牽牛。

    氣積 輕者,木香、枳殼、濃樸、橘紅;甚者,枳實、牽牛。

    血積 輕者,干漆、桃仁、牡丹、歸尾、赤芍藥、紅花;甚者,大黃、虻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痰積 輕者,半夏、栝蔞;甚者,滾痰丸;老痰,海石、瓦楞子;痰在皮里膜外,白芥子。

    水積 輕者,五苓散;甚者,商陸、甘遂、芫花。

    茶積 輕者,姜黃、芝麻;甚者,茱萸、椒姜。

    癖積 輕者,三稜、蓬術;甚者,巴霜、大黃。

    谷積 輕者,麥芽、谷芽、神曲、砂仁;甚者,雞內金。

    肉積 輕者,山楂、阿魏;甚者,鹵砂、硝石。

    蛋積 白豆寇、橘紅、豆豉、姜汁。

    果積 丁香、肉桂、麝香。

    面積 蘿卜子、姜酒煎。

    魚鱉積 紫甦、橘皮、木香、姜汁、白馬尿專治鱉瘕。

    狗肉積 杏仁、山楂。

    蟲積 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川楝子。

    瘧積 鱉甲、草果。


如果你對馮氏錦囊秘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馮氏錦囊秘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