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全集卷二十三(總論痘要夾癥門) 目病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馮楚瞻 書名︰馮氏錦囊秘錄

    夫目者,心之所使,神所寓焉。然目得血而能視,兼之諸脈及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故陰陽合德而為之精。凡痘毒發于髒腑,其熱毒之甚者,火走空竅,肝腎虛者,目必受之。然若發熱之初,觀其兩目,神倦不欲開者,痘也;目中汪汪若水者,疹也。蓋諸瘡皆屬于心,故候見于目也。至若痘瘡入眼者,此不在于初,多在收靨之時,滿面破爛,重復充灌,膿血膠固,是以熱毒燻蒸,內攻于目者,或有痘毒太盛,成就遲緩,過用辛熱之藥以致者,在白珠子者,此不必治,久當自去,惟在黑輪上者,急宜治之,治法惟宜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致于熱,解毒不致于冷,用藥得宜,其癥漸退。

    至于虛弱者,尤忌涼劑,恐致變癥百出。非徒無益矣。但調髒腑平和而再不愈,乃專治之。如至靨後,目澀不開,明暗皆然者,是肝熱也。如見明則合,暗處則開者,謂之羞明,此余熱在于心肝,或腎虛所致也。若眼目昏暗,時多熱淚者,是肝髒實熱也。更有風熱上攻而赤腫流血者;更有瘡毒入目,血熱不散,兩目皆赤痛楚難忍者;更有翳膜生中者。若翳生四邊散漫者,易治。如暴遮黑楮者,多致失明,至如瞳人破損,及楮突出或陷下者,此皆不可治也,然切不可用點洗之藥,以致反生大害,故最宜調理于未成,有于將痘之際,用胭脂浸水涂眼四傍,及諸護眼之方,皆良法也。痘後忌食雞、鴨、蛋者,蓋卵性寒多滯,滯則毒不化,流入于肝,乃目病也。


如果你對馮氏錦囊秘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馮氏錦囊秘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