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脈要集 五髒脈

類別︰子部 作者︰清•羅美 書名︰古今名醫匯粹

    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瑯 ,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瑯 ,似珠盛滿滑利,即微鉤之義也。喘喘連屬,急促相仍也。前曲者,謂輕取則堅強而不柔;後居者。則牢實而不動,如持革帶之鉤,全失沖和之氣,是但鉤無胃,故曰心死。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英,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木;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厭厭聶聶,眾苗齊秀貌。如落榆莢,輕浮和緩貌,即微毛之象也。不上不下,往來澀滯也。如循雞羽,輕浮而虛也,亦毛多胃少之義。如物之浮,空虛無根也。如風吹毛,散無緒也,亦但毛無胃之義。

    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稍,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和柔,雍雍不迫也。相離,勻淨分明也。如雞踐地,從容輕緩也。此即沖和之義。實而盈數,強急不和也。如雞舉足,輕疾不緩也。前篇言弱多胃少,此言實而盈數,皆失中和之氣,故曰脾病。鳥喙、鳥距,堅銳不柔也。屋漏,點滴無倫也。水流,去而不返也。是皆脾絕怪脈,但代無胃。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闢闢如彈石,曰腎死。

    喘喘累累,如心之鉤,陰中藏陽,而得微石之義。引葛,堅搏索連也。按之益堅,石甚不和也。

    索若相奪,甚勁又甚。彈石,其堅可知,但石無胃也。

    真肝脈至急,如循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羽毛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闢闢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

    真髒見乃死也。

    青本木色,而兼白不澤,金克木也,五髒準此。然率以毛折死者,皮毛得血氣而充,毛折則精氣敗矣,故皆死。

    柯韻伯曰︰經雲︰能合色脈,可以萬全。取色脈之相應也。又雲︰色夭不澤,謂之難治。今見本髒色,又兼見相勝之色,且天然不澤,是色脈之不相應也。雖雲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留于五髒,氣歸權衡,今毛折是精氣不輸皮毛也,毛脈之精不合矣。此色診之易見也。

    見真髒曰死,何也?岐伯曰︰五髒皆稟氣于胃,胃者五髒之本也,髒氣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陰,必因于胃氣,乃致于手太陰也,故五髒各以其時,自為而至于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真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陰,故真髒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曰死。

    此論真藏而拈胃氣為本,最為發明顯切。夫五髒雖各有本氣以主時,要必得胃氣之贍養,而其真得藏焉。如心脈之累累連珠,腎脈之喘喘累累以下,皆形容其藏之得胃以為髒真,故浮而不浮,沉而不沉,急而不急,緩而不緩,有神存于其間,此能以時自為,而至于手太陰也。若喘喘連屬以下,則五髒之邪氣勝而真氣衰矣。若胃氣竭絕,已不能自至于手太陰,亦不能復藏其神而真髒見,胃家餉絕,真神孤削,故其惡見如此。是以古聖于四時五髒,皆佔胃氣以為本也。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陽勝急曰弦,陽絕而亟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此言鉤、弦、毛、石之正象,以為諸脈之準則也。經曰︰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陽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名曰一陽。此一陽者,陽之盛,即太陽也,為心家主脈,其氣純和而一,正心脈之得其平者也。鉤脈主夏,故鼓一陽曰鉤。

    又雲︰三陰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命曰一陰。清靜為陰,而勿沉者,正清輕之謂,當 斂燥金之時,而其氣不沉于下,而漸收于上,清明之極,故謂之鼓一陰曰毛,此正肺脈應秋之和也。

    至于弦者,本陰部厥陰之脈。厥陰為陰中之少陽,木性本達,方沉厥陰之下,與厥陰爭而直上,是以陽勝急而弦。要其主春者,惟少陽令之,春生則木氣已發,軟弱輕虛,端直以長,斯謂之主春之弦。不然,陽之勝急,正仲景所謂殘賊之脈也,弦脈本象如此,故謂陽勝急曰弦。

    腎為陰中之太陰,水體沉滑之極,此為陽絕不至,而陰獨至。陰獨至,則至搏而沉,動而且堅,故曰石也。

    若夫陰陽之相過,則陰陽之交馳者也,諸家注皆以為脾脈。然以溜言之,非脾脈之正,不可以脾言。然其脈順而不逆,去而不滯,滑而不衰敗,絕似少陽之脈,故曰溜。本文舉此以明陰陽之交者耳。若夫脾脈在諸髒,善者不可得而見,故不拈出,欲人體認也。


如果你對古今名醫匯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名醫匯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