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雜癥 肺癥

類別︰子部 作者︰清•懷遠 書名︰古今醫徹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位居于兌為燥金。時列于秋為燥令。燥者火之余氣也。所藉乎有以潤之。而不至于竭其液。則清肅下行。將天氣降而雲物不為之擾矣。肺位至高。風寒易侵。郁火于中。使復加之辛熱。則柔脆之金。一經消爍。有不損壞者乎。而肺癰于是乎作矣。又主元氣。治節一身。苟勞動喘乏。用而不息。將肺氣日促。口吐涎沫。無氣以動。而肺痿于是乎成矣。蓋二癥者。一本外感。一本內傷。外感者。非遽至于癰也。良由治療失宜。過于解散。而以保之潤之為急。多有得生者。雖破殘之肺。可以復完。內傷者。則因酒色過度。酒入氣分。色傷陰分。辛熱之性。既以耗于上。又以竭于下。日漸月累。每成于不自覺。久乃痿 聲嘶。肺氣敗壞而不復支。使欲噓其既槁而潤之。誠難為功。孰謂二癥可不辨哉。

    一肺癰能食者生。賴有胃氣。土為金之母也。其癥咳唾稠痰。腥穢如膿。黃赤間雜。甚則咳出白血。白血者肺之葉也。手掌干澀。皮膚不澤。脈數而疾。急以栝蔞仁湯。連進數劑。或一二十劑。未有不愈者。余屢治神驗。不易僕數。

    一肺痿。咳唾涎沫。胸中隱痛。四肢乏力。無氣以動。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阿膠、桑皮、麥冬、五味、白芨。

    【治驗】

    一男子冬日咳嗽。自用發表。至春咳出臭痰。已七八日矣。晝夜不絕。脈得細數。展側不能。手如枯掌。但飲食猶進。余用栝蔞、貝母之屬。連進八劑。減半。又八劑。全愈。以六味丸調之。

    一人夏月飲火酒。患赤痢。脈洪數。與芍藥湯服之。未愈更醫。至冬。漸變咳嗽臭痰。瘍科作肺癰治。延至于春。日吐紅血盂許。上結白沫。臭穢異常。又經月余。咸謂必死。復延余診。脈猶洪大帶數。見其食雞子。連進七八枚。無恙。余因謂曰。可治。肺雖壞而胃氣未敗也。亦與前湯。服十六劑。果愈。繼以膏子藥。調理而痊。

    栝蔞仁湯

    栝蔞霜 米仁(各二錢) 川貝母(去心) 天門冬(去心) 金銀花 麥門冬(去心)百合(各錢半) 甘草節(三分) 桑白皮(蜜炙) 桔梗(各一錢)

    水煎。久而不斂。加白芨、阿膠。去桑皮。寒月。加款冬花、紫菀。夏月。加生地、牡丹皮。若脾虛不食。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但喘未除者。不可驟補。真陰不足。繼以六味丸加阿膠。


如果你對古今醫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