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類別︰子部 作者︰明•龔信 書名︰古今醫鑒

    一醫家門路,須要指下明,而後病源悉,藥性熟而後證治投。

    是書脈訣、病機、藥性、運氣、掇拾其詞簡義當者,置之前列,正以啟後學之進趨雲。

    一脈訣,諸儒論載詳明,茲采其切要者錄之,凡診得某脈當得某病,脈之生克,病之輕重,一指掌即見。學人須得手應心,神而明之,斯為善學。

    一病發根于髒腑,至為難識,必先知某經虧損,而後知病在某經,必調理某經而後某經病愈。

    是書凡內外傷外感之類,條分縷析,論究詳明,使後學知所自來,則攻治投劑,方能箭中鴻鵠。

    一治病必先識虛實寒熱,苟補瀉溫涼不得其宜,則將如柄鑿不入。茲以經年歷試治法,詳附于各病之下,或補或瀉,或溫或涼之間,自有斟酌,執此以治,自然病根悉拔。

    一方有古方,有今方。皆歷代醫師所制,予試其百發百中者始纂之,其未試者,雖工不錄。此蓋人所共知,故不以姓氏再贅。今方皆太醫院傳自秘閣,及諸縉紳家藏。當代名醫與愚父子所制得效者,于各方下每系以姓號官餃,示不忘本也。又有所謂秘方者,乃上方異人所授,不能悉紀其名,惟著以秘方二字。

    潛心經二十載,就正閱千萬人,罄南北之奇良,括古今之秘驗,方藥之制,有自來矣。

    一制方有全虛全實者,有半虛半實者,有中正和平者,有攻擊殺伐者,有全表全里者,有半表半里者,各明注方下,使後者知合宜之用。


如果你對古今醫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