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五 癬瘡

類別︰子部 作者︰明•龔信 書名︰古今醫鑒

    方

    必效散(黃賓江傳) 治風濕癬瘡,並年久頑癬。

    川槿皮(四兩) 斑蝥(一錢) 半夏(五錢) 木鱉子(去殼,五錢) 檳榔(五錢)雄黃(三錢) 白砒(一錢)

    上俱切成片,另將雄、砒細研,共合一處,用井水一碗,河水一碗,浸曬三日,露三夜,將藥水用鵝翎掃疥上,百發百中。

    立應膏(劉水山公傳) 治風癬瘡。

    象皮(燒灰) 紅棗(燒灰) 針末 黃柏末 熟皮煙 黃丹(研) 輕粉(研) 大楓子(去殼)

    上各等分,為細末,煉香油調膏,涂癬上。

    一女子兩股間濕癬,長四、五寸,發時極癢,癢定極痛。乃以利針當癢時于癬上刺百余下,其血出盡,鹽湯洗之,如此三、四次方除,蓋濕淫于內,其血不可不砭,後服浮萍散出汗。

    浮萍散 治諸風疥癬癩瘡。

    浮萍(四兩)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荊芥 麻黃 甘草(各二錢)

    上銼二劑,蔥白二根,豆豉五六十個,煎至八分,熱服出汗。

    治鵝掌風癬有蟲吃開。(羅岑樓傳)

    黃丹 輕粉(各三錢) 豬髒頭燒油調搽。


如果你對古今醫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