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歷世聖賢名醫姓氏 晉

類別︰子部 作者︰明•徐春甫 書名︰古今醫統大全

    高平人,為太醫令。博學經方,尤精診候,洞識攝養之道,通曉療病之機。探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編次張仲景方論三十六卷。惜乎《脈經》誤以小大腸配心肺之候,致有高陽生《脈訣》偽書竊名。誤天下之蒼生者,此其由也。

    不知何許人,少善醫方,當代稱其通神。時許永為豫州刺史,其弟患心腹痛十余年,殆死。

    忽一日夜間,自屏風後有鬼謂腹中鬼曰︰明日李子豫從此過,以赤丸殺汝,汝其死矣。腹中鬼對曰︰吾不畏之。于是使人候子豫,豫果至,未入門,患者自聞腹中有呻吟聲。及子豫入視,鬼病也。遂出八毒赤丸與服,須臾腹中雷鳴彭轉,大利數行遂愈。今八毒丸方是也。出《搜神記》。

    字士安,安定朝那人,號玄晏先生。沉淨寡欲,是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自得風痹疾,因而學醫,集覽經方,手不釋卷,遂盡其妙。所著《甲乙經》,及《針經》行世。

    不知何郡人,雅好醫術,善消息診處,為時所重。陳廩丘的得疾,連服藥特發汗不出。或曰︰汗不出者死。

    苗教以燒地加桃葉于上,蒸之,即得大汗而愈。

    字茂先,範陽方城人。學業優博,辭藻溫麗,精于經方、本草、診論,工奇理,療多效。

    《晉書》。

    不知何郡人,好醫術,有一藝長于己者,必千里求之。善診諸病,療上氣尤異奇,制三物散方,治喘咳氣逆最效,世所貴雲。

    彭城人,少以醫方自達,長以才術知名,攻治眾疾,隨手而愈。官至太醫院校尉。

    不知何郡人,氣性沉毅,志行敦簡,善診候,明消息,多辯論,治疸證為最高。官拜太醫院校尉。出《史記》。

    不知何郡人,性聰明,有才術,本草經方誦覽無不通究,裁方治療,有出眾見。制五石散、礬石散等方,晉朝士夫無不敬服。

    字德如,陳留尉氏人,以秀才為郎,游心博學方技,無不通會。于本草、經方治療之法,尤所耽尚。官至河內太守。

    字逸民,河東人,多學術,善醫經診處,通明方藥,精富于時。名臣碩學咸敬服之。官至尚書僕射。

    字敬之,為旌陽縣令,時郡民患疫,十死八九,敬之以神方拯濟,符咒所及,皆登時愈。至于沉 ,亦無不愈者。傳聞于他郡,有疾者連路而求療,日以千計。敬之于是標竹于郭外十里之江,置符于中,令飲皆愈。老稚羸憊之不能至者,汲水歸以飲之,皆獲痊愈。積功成道,白日飛升。

    字稚川,丹陽人,自號抱樸子。廣覽群書諸子百家之言,下至雜文,誦記萬卷,好神仙導引之法,煉丹以期遐年。所著有《神仙良史》,集五經諸史百家之言,《金匱方》、《肘後方》百卷。

    年八十余,人言尸解仙雲。

    字玄平, 陽人,少孤,根據外家新野庾氏,廬于園中,布衣蔬食,燃薪寫書,寫畢,誦讀亦遍,遂博通百家之言。性仁愛,善醫術,嘗以診恤為事。凡有疾,不以貴賤,皆治之,所活十愈八九。撰方書百余卷。

    字道明,不知何郡人。以儒道自達,治蒞知名,性有道風,耽尚醫學。嘗覽本草、經方,手不釋卷。及授揚州刺史,渡江食蟹,誤中彭蜞毒殆死。乃嘆曰︰讀《爾雅》不熟,為俗學所誤焉。

    陳郡人,祖吏部尚書,父驃騎參軍。堪能清言,善屬文,每雲︰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強。父母疾,衣不解帶,躬學醫術,究其精微,以孝聞。武帝召為太子中庶。

    不知何郡人,志性沉毅,雅有度量,少以醫術知名,為太醫令。出《晉書》。

    嶺表僧人,少以聰惠入道,醫術擅名。自永嘉南渡,晉朝士夫,不襲水土,所患皆腳弱,惟法存能拯濟之。出《千金方》。


如果你對古今醫統大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統大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