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敘論
六節藏象論篇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
五髒生成篇曰︰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注雲︰甘益脾,勝于腎,腎不勝,故骨痛而發脫落。)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一七歲腎氣實,齒更發長。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巢氏病源》雲︰足少陽膽之經,其榮在須。足少陰腎之精,其華在發。沖任之脈,為十二經之海,謂之血海。其別絡上唇口。若血盛,則榮于頭發,故須發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須發禿落。
《靈樞經》帝曰︰婦人無須者,無氣血乎?岐伯曰︰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于咽喉,別絡唇口。今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以其數脫血也。(女人月月而經通,故雲數腫血。)沖任之脈,不榮口唇,故須不生焉。又曰︰人有傷于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用,然其須不去。宦者獨去,其故何也?
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沖脈,血瀉不覆,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須不生。有人未嘗被傷,不脫于血,其須不生,何也?曰︰此天之所不足也,稟沖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
帝曰︰髭發黃赤者多熱多氣,白者少血少氣,黑色者多血少氣。美眉者太陽多血,通髯極須者少陽多血,美須陽明多血,此其時然也。
治法
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能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甫謂︰果能如古人之知道,則不須藥,其髭發必能與形神俱而不衰白也。今人不能如古人,又不知資給之養,其不早歲墮白者幾希。愚見今人七情六欲內外交侵,若不襲方藥以資之,鮮有能存其形神者也。必于四八之年先備滋益之藥,不待于既衰之後用之,亦是追及古人之十一也,較之自棄者,不亦偉哉!此則所謂雖不盡其自然之天,是亦其次曲而存之者也。)
氣血盛則髭發美,氣血衰則髭發白,此必然之理也。人年三十之後,常服補腎滋陰之藥,保和氣血,至老頭須不白,信有驗矣。用藥于既衰之後,豈能及之乎?如凡事止于未動之先,則易為矣。若于既去之後而欲挽復之者,鮮有及焉。
神仙六子丸、七珍至寶丹二藥,皆滋陰之妙劑。人于須發未白之先制此二藥,常常相間吞服不息,必能益壽烏須。若暫服不常,故難取效,知者審之。
藥方
神仙六子丸男子三十年後服此藥,一歲二單制服不息,永不白須發。年四十之上或有微白,及少年人焦黃不潤,服此百日,自然漆黑,其效如神。
菟絲子(制如法) 金錠子 覆盆子 五味子 枸杞子 蛇床子(炒,各一兩) 何首烏(酒浸一宿,焙) 牛膝(同上) 地骨皮 熟地黃(酒浸。各三兩) 舶上茴香(鹽炒) 川木瓜(各二兩)
上十二味為細末,用浸兔絲酒澄清作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一方加人參、白術、茯苓,各加一兩,尤有神效。服此大忌三白,失禁不效。
七珍至寶丹(又名七寶美髯丹。方見虛損門中。)
張天師草還丹久服輕身,如列子之乘虛,白發反黑。
地骨皮 生地黃(酒洗) 石菖蒲 川牛膝(酒洗) 遠志 菟絲子(如法制)
等分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不飲酒,鹽湯下。制時忌女人、雞、犬。
(東垣)青絲散補虛,牢牙,黑髭發。
白芷 茯苓(各半兩) 細辛 當歸 川芎 甘草 甘松(各二錢) 升麻 旱蓮草 地骨皮 生地黃 熟地黃 青鹽 破故紙(各三錢) 寒水石 香附子(制) 何首烏(各二錢半) 麝香(五分) 細茶末(二錢)
上為細末,倉日為始,背東面西擦牙,早不見日,晚不見燈,擦畢咽藥漱津,涂須,一月,白者反黑。忌三白。
二七丹大能黑髭發,其功無比。
瓊玉膏補氣血,黑髭發。
八珍湯久服烏須黑發。(三方並見虛損門。)
三青膏黑髭發有驗。
生胡桃皮 生酸石榴皮 生柿子皮
上先將石榴剜去子,入丁香裝滿,稱過分兩,然後卻將胡桃皮、柿子皮與石榴子、丁香等分曬干,同為細末,用牛乳和勻,盛于錫瓶中,或瓷瓶中,封口埋于馬糞內,十日取出,將白線一條扯緊,點此藥于中即走,至兩頭皆黑者是藥中也,如不走不黑,再埋馬糞中數日。
三聖膏 治髭發脫落,能令再生。
黑附子 蔓荊子 柏子仁(各半兩)
上為末,用烏雞脂搗和,令干,以瓷瓶封口,百日取出,涂髭發脫落處,日二三次,五日便生,自然牢壯。
巫靈散黑髭發極效。
五倍子(炒) 百藥煎 膽礬 青胡桃皮 酸石榴皮 訶子 木瓜皮 豬牙皂角 何首烏 細辛(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小錢大,常以木炭灰內焙養,勿得離灰。如要烏髭發時,用熱酒化開涂之,大能黑潤。
五神還童丹(一名五精丸)
堪嗟髭發白如霜,要黑元來有妙方。不用擦牙並染造,都來五味配陰陽。赤石脂與川椒等,辰砂一味最為良。茯神能養心中液,乳香分兩要相當。棗肉為丸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五雙。十服之後君休摘,管教華發黑而光。兼能明目並延壽,老翁變作少年郎。
赤石脂 川椒 辰砂(飛) 茯神 乳香(各一兩)
為末,棗肉杵丸,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
點白及黃發方
母丁香(為末) 和姜汁調如膏,每日拔去白,以銀簪挑點根孔,再生即黑,有效。
又方,用黑桑椹和油核桃肉搗成泥,點白,再出黑。
解熾發醒頭膏
荊芥穗(二錢) 香油(半兩) 柏子油(少許)
先以荊芥入油煎焦,再加地瀝青少許,擦發頃時,梳之自開。
(北京)通用烏須方兩京各處,烏發惟此方頗好、用之雖不至簡至妙,然不壞須傷肉,制得法者,可黑一月。
五倍子(要川中大者打如豆,大鍋內炒黑色,白煙起時自然炒作一團,取起,裹濕青布內踏成餅,以石壓曬干收听用) 紅銅花(用細紅銅絲,炭火 ,醋中淬之,不拘遍次,以化盡為度,去醋取銅花曬干) 皂礬(三分) 明礬(三分) 沒石子(一分) 食鹽(二分) 砂(淨,一分)
每次染時,旋配倍子末,以二錢為則,銅四分,余皆一二分,和勻,作一副,以燒酒或煎濃茶,用瓷酒杯調如稀糊,坐湯中煮之,杯內綠色生面為好。先用皂角湯洗須淨,拭干,將藥以掠柄涂上,以皮紙答濕包之。或以青布囊囊之,過夜,次早溫水洗之。不潤,用胡桃油捻指潤之,一連染兩夜,其黑如漆,亦妙。
(《經驗》)擦牙烏須方先期而擦者,永不再。
青鹽(一斤) 嫩槐枝葉(五斤) 黑鉛(四兩) 沒石子(尖者,七錢)
上用黑鉛、青鹽入鍋同槐枝炒攪,俱以成灰,提起听用,將沒石子研細末和入,用瓷器盛之。每日早晚洗面畢,以藥擦牙漱水,吐掌內,擦鬢,久久自然潤黑。
牛膽散明目清心,壯精神,黑髭發,去風濕,補虛損。
何首烏 白茯苓 槐角子(各二兩) 當歸 生地黃(各一兩)
為末,裝入臘月黑牛膽內,掛于背日透風處,十日取出,曬干,研為末,酒調二錢。常服之,發永不白。
二仙丹久服永黑。
何首烏 川牛膝(各一斤。制法,用黑豆蒸,但要換豆多蒸幾次,是為妙法。)
(《類要》)烏須羊肝丸不獨烏須,亦能明目。
黑羊肝(一具,竹刀切片,瓷盆曬,涂之以羊膽,曬干又涂,至三五十枚,愈多尤妙。夏月用稀絹 之,免其蠅污,曬干听用) 熟地黃(六兩,蒸) 當歸(酒浸) 川芎 白芍藥(酒炒) 何首烏(如法制) 旱蓮草(如法蒸。各四兩) 覆盆子(炒) 山茱萸肉(各三兩) 白茯苓(人乳浸,日曬夜露,候干用) 生地黃(酒浸一宿曬干,四兩)血余(壯年人,童男女及自己發為佳,多至一二斤,用皂角湯洗淨,再用花椒湯洗,曬干,入砂罐,炭火燒成灰,放地上三日,出去火毒,取下,淨研三兩)
上除血余不磨,以群藥共為末,另用熟地十二兩,酒煮濃汁二碗,作糊為丸,梧桐子大。空心酒下八十丸,臨睡酒下五十丸。極能烏須發,聰耳目,悅顏色。
洗發菊花散 治須發干燥,能令潤澤。
干菊花(二兩) 川芎 蔓荊子 干柏葉 桑白皮 香白芷 細辛 旱蓮草(各一兩)
上咀,每次二兩,漿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渣,洗發大妙。
丁砂散掠髭發。
大訶子(一個煨,去核) 母丁香 百藥煎(一錢) 鐵砂(少許,醋炒七次) 陳茶葉(一撮)
上為極細末,水一碗熬數沸,不去滓,放在淨瓷器內。每夜臨臥,溫漿水洗淨髭發,拭干,以藥水掠之,次早溫水洗淨。百日後其發自黑,婦人用之尤好。用藥時取新鐵釘一枚浸之,妙。
滋榮散長髭發不落。
生姜皮(焙干,一兩) 人參(一兩)
上為細末,用生姜一塊切斷蘸藥,擦落處,自長,一日一次。
生地生姜汁治髭發黃赤,一染即黑。
生地黃 生姜(各半斤,洗淨,石臼杵,絞取自然汁,留渣用)
上用不蛀皂角一條,去皮弦,蘸前藥汁慢火炙黃,以汁完為度,卻將前渣同入罐內,火 存性為末,用鐵器盛之。每用三錢,白湯一盞調勻,放三日,臨睡時,將藥涂髭發,自然即黑。
五汁膏一染即黑。
鮮胡桃皮 鮮酸石榴皮 黑桑椹 旱蓮草 鮮生地黃上各及時取汁,瓷盆曬作餅,為末和合,用堿水調,少入明礬、食鹽和如稀糊,染如常法。
《千金方》︰治白發還黑,烏芝麻九蒸九曬,為末,以棗肉丸服之。
又方︰治發落不生,令長,麻子一升,炒黑壓油,搽頭發妙。
《千金翼方》︰治發薄不生。先以米泔洗禿處,以生姜揩,令大熱,臘月豬脂搗,入生鐵一塊,煎煮數沸,敷之,遍生。
《道藏經》方︰治髭發脫落,更生。桑白皮四兩,咀,水二碗,煎五六沸,去滓洗沐,自然不落,落者更生。
又方︰用羊糞燒灰,淋汁洗之,二三日一度,不過十度自生。
《外台》方︰治人無發,用甜瓜葉搗汁,涂之即生。
又方︰治發黃赤。用好醋二碗,大黑豆半升,熬令稠粘,敷之即黑。
《子母秘錄》治發黃又脫落。收自己發,皂角洗淨,曬干,每一兩入花椒瓣五十粒,泥包炭火 如黑糟,細研為末。每服一錢,好酒空心調服,大能長黑。
梅師方︰治少年白。拔去,以白蜜點毛孔中,即生黑發。不生者,取梧桐子搗汁涂上,自生且黑。
張潞方︰烏須大效。用小雄雌烏雞一對,淨處喂養,不得雜群雞,只與黑芝麻一件並水吃,不可食雜物。長大生卵時,專記先生者收之為號。用好朱砂一兩,略破卵頭一小孔,入朱砂,用皮紙糊封孔,于數重時用後生之卵一齊令雞抱之,候雞雛出時,其藥卵自然結實,打破取出,爛研如粉,蒸餅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酒下五六丸,黑者不白,白者變黑。
《孫真人食忌》︰治發落不生。以側柏葉陰干為末,菜油調涂。
又方︰治發黃。以熊脂涂發,梳之時,散頭發入床底伏地,一食之間即黑,不過一升脂,甚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