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四 螽斯廣育  陰虛論

類別︰子部 作者︰明•徐春甫 書名︰古今醫統大全

    《格致余論》雲︰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氣常有余,血常不足。蓋有余之陽氣者,非直指心經之元陽也,諸火之謂也。夫火有二︰心為君火,五行正一之火也;三焦為相火,諸動邪妄之火也。凡一有動,相火隨之而燔,燒爍真陰,竭枯精髓。經雲︰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之謂也。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溫也者,溫養其氣而調和之,以靜勝夫動也。經曰︰勞者溫之。是以味也者,藥味也。經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可見補陰一方,人人之所必用,自壯至老,而不可缺焉者也。丹溪曰︰因火而成疾者,十有八九;不因火而成疾者,百無一二。故夫火乃無根之物,人之一身五髒六腑無所不有。惟陰盛可以制伏之。趙繼宗謂︰陰本不足,故不必補;補不足者,而至于有余,則反有太過之害。吁!趙亦未之思耳。助不給,補不足,理之自然;實其實,虛其虛,醫之深弊。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經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所以責其陰之不足,則虛火乘之而起,精血津液皆為之枯涸,而夢遺淋濁、虛勞內熱之證作矣。治法責其無水,當以補陰之劑,與夫養血調中,滋陰降火之屬。又雲︰補腎者,不必齊以寒。強腎之陰,熱之猶可。此固未嘗膠于知柏之補陰,而當識其有為知柏之君者,斯可矣。不然,多見苦寒傷胃,執一無權,身且不保,而欲望其有子也,烏可得乎?是則滋陰之劑,故雖無恙,而亦可以常服矣,所謂緩則治其本也。兼夫澄心息慮,以溫養之,多服健干斑龍等劑。而于子也,殆必欲之則至,其如視諸掌乎。夫何人多不察,妄信輕根據,頓服辛熱香燥助陽之藥,適與以火濟火,援石拯溺,抱薪救焚斯何異矣?高明君子,幸其鑒之。


如果你對古今醫統大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統大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