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十七 因時用藥例

類別︰子部 作者︰明•徐春甫 書名︰古今醫統大全

    《內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迎之。凡用藥須看時令,如常用調理藥,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加茯苓,冬加干姜。如解肌發表,春溫月用辛涼藥,川芎、防風、荊芥、柴胡、紫甦、薄荷之類;夏暑月用甘辛寒藥,干葛、石膏、甘草、薄荷、升麻、柴胡之類;秋涼月用辛溫藥,羌活、防風、蒼術、荊芥之類;冬寒月用辛熱藥,麻黃、桂枝、干姜、附子之類。若病與時違,勿拘此例。如溫暑月治熱病、疫癘病,不可用辛溫熱藥,宜溫涼辛甘苦寒之藥,升麻、柴胡、干葛、薄荷、石膏、黃芩、黃連、甘草、芍藥之類。

    治咳嗽,春多上升之氣,用川芎、芍藥、半夏、黃芩之類;夏多火炎逼肺,用黃芩、山梔、桑白皮、石膏、知母之類;秋多濕熱傷肺,用蒼術、桑白皮、黃芩、防風之類;冬多風寒外來,用麻黃、桂枝、干姜、半夏、防風、羌活之類。若病與時違,不拘此例。如治瀉泄,冬寒月用辛苦溫藥,干姜、砂仁、陳皮、濃樸之類;夏暑月暴注水瀉,用苦寒酸寒藥,黃連、山梔、茵陳、芍藥之類。若病與時違,不拘此例。如傷冷食,腹痛或霍亂吐瀉,雖夏暑月,可用辛熱溫中藥,干姜、茱萸、砂仁、濃樸之類。如酒客病,或素有熱證,雖在寒涼月,可用清涼藥,芩連、干葛之類。

    凡用藥若不本四時,以順為逆。四時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降浮沉。化化者,脾土中造化也。是為四時之宜,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之以酸苦寒涼之劑,並淡味滲瀉之藥,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乃肺腎也。用藥者,因此法度則生,逆之則死,其不死者,必危困矣。


如果你對古今醫統大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統大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