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六法兼施章第二

類別︰子部 作者︰明•韓懋 書名︰韓氏醫通

    (凡四則)

    式雲某處有某人某年月日。填醫案一宗。

    望形色︰

    (圖缺)

    (圖缺)

    聞聲音︰

    (圖缺)

    問情狀︰

    何處苦楚? 何因而致?

    何日為始? 晝夜孰甚?

    寒熱孰多? 喜惡何物?

    曾服何藥? 曾經何地?

    切脈理︰

    左部寸 浮本位 中取 沉候關 浮取 中候 沉本位尺 浮候 中取 沉本位右部寸 浮本位 中候 沉取關 浮取 中本位 沉候尺 浮應上焦 中應右關 沉應肝腎論病原︰

    某人素稟孰盛? 其病今在何類?

    標本孰居? 畢竟何如?(按︰此句是論吉凶順逆易治難治。)

    服藥宜如何將息? 病疾沉 痼今在何際?

    治方術︰

    主治用何法? 先後用何方?

    六法者,望、聞、問、切、論、治也。凡治一病,用此式一紙為案。首填某地某時,審風土與時令也;次以明聰望之、聞之,不惜詳問之,察其外也;然後切脈、論斷、處方,得其真也。各各填注,庶幾病者持循待續,不為臨敵易將之失,而醫之心思既竭,百發百中矣。

    予既立兼施式,有刑名家過而言曰︰望、聞即兩造具備,察言觀色之時,問而筆之供詞也,切則考鞫親切,而論治為招判發落矣。其言雖謔,足以解惑雲。

    或曰︰六法兼施,得無瑣瑣乎?予應之曰︰醫藥,人之司命,為謀弗忠,非仁術矣。病有不治之條,醫有 股之念,誠如是而不救焉,彼雖命爾,吾猶以為未精吾技而誤于人人也。若夫輕疾小恙,雖不填案可也,畏其瑣而並棄之,非予志矣。


如果你對韓氏醫通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韓氏醫通》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