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雜病,緣于脾腎寒濕,風木枯燥,淫u而傳化也。或有寒水不能生木,木郁而變熱者,究竟標熱而本寒。除熱入血室外,余皆陽浮假熱之病,未可恣用陰涼之品。末以因虛積冷,總結婦人諸證,妊娠、產後、雜病,共計三十六證,無不皆然也。
雜病一 熱入血室二十二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此段見《傷寒•少陽篇》。婦人中風,發熱惡寒,而值經水適來之時。得之七八日後,熱解,脈遲,身體涼和,是當愈矣。乃胸脅脹滿,如結胸之狀,而作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熱不在外而在內也。蓋少陽之經,下胸貫膈,而循脅里,經氣不降,橫塞胸脅,故滿如結胸。相火逆升,而爍心液,故作譫語。以肝主血,心主脈,甲乙同氣,君相交通,故血熱而心病。當刺厥陰之期門,瀉其經中之實熱,以散血室之瘀蒸也。
雜病二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在“嘔吐”。
此段見《傷寒,少陽篇》。婦人中風,七八日後,續得寒熱往來,發作有時之證,而值經水適斷之時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當瘀結。熱結血分,少陽之經氣不得外達,陰陽交爭,互相束閉,故使寒熱如瘧,發作按時。小柴胡發少陽之經邪,熱去則血可自下。不下,然後用下瘀之劑也。
婦人中風,而值經水適來、適斷之時,及當經傳少陽,相火郁發,不得泄路,邪熱隨經內傳,必入血室。以其經脈新虛,最易受邪也。
雜病三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此段見《傷寒•少陽篇》。婦人傷寒發熱,而值經水適來之時,晝日清白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以血為陰,夜而陽氣入陰,血熱發作,故譫妄不明。治之勿犯中焦胃氣及上焦清氣,必自愈也。
雜病四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縟緩鉤齠 br />
此段見《傷寒•陽明篇》。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為胃熱入于血室。蓋心藏神,而神之魂藏于血,血熱魂擾,故心神昏亂,而作譫語。頭為手足六陽所會,陽氣上蒸,表不能閉,故頭上汗出。而身無汗,則熱入血分,不得外泄。宜刺厥陰之期門,以瀉血熱。隨其實處而瀉之,一得縟緩鉤觶 蛉冉舛 ∮ 印 br />
雜病五 半產漏下二十三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摶,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之。
此段見《傷寒•脈法》及虛勞、吐衄二篇。水寒木枯則脈弦,營虛衛浮則脈大,弦則陽衰而外減,大則陰衰而內芤,減則陽氣不足而為寒,芤則陰血不充而為虛,寒虛相合,此名曰革,如鼓之外硬而中空也。氣血虛寒,脈如皮革,婦人見此,則胎孕殞落而半產,經脈沉陷而漏下。旋覆花湯,旋覆花行經脈之瘀,蔥白通經氣之滯,新絳止崩而除漏也。
◎旋覆花湯百六十五
旋覆花湯
旋覆花三兩 蔥白十四睫 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新絳,即織黃絹。
雜病六 陷經漏黑二十四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姜湯主之。
婦人經水,溫則升而赤,寒則陷而黑。血藏于肝而肝生于腎,腎寒不能生木,木郁血陷,則漏下黑色。久而不解,此以寒水之失藏,風木之善泄也。膠姜湯,阿膠滋木而息風,干姜溫肝而暖血也。
◎膠姜湯百六十六
阿膠 干姜
原方闕載
雜病七 經水不利二十五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
經水不利,必有瘀血壅阻,宜抵當湯下其瘀血也。
◎抵當湯百六十七 方見《傷寒•太陽》
抵當湯
水蛭三十枚,熬 虻蟲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上四味,為末,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
雜病八 帶下二十六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脾土濕陷而風木疏泄也。土濕水寒,暮而陽不內斂,是以發熱。乙木郁陷,不得升達,故腹滿里急。手厥陰之脈,行手掌而上中指,手少陰之脈,行手掌而走小指,下寒而君相之火不根于水,故手掌煩熱。陰精脫泄,肺津枯槁,故唇口干燥。此屬帶下之證,以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陰精不能上濟,故少陰失其閉藏,厥陰行其疏泄,下流而為帶也。蓋神藏于心,精藏于腎,半產之家,腎氣虛寒,瘀血凝澀,結于少腹,阻格陰陽交濟之路,故陰精流溢下脫,而為帶證。《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以任者,諸陰之統任,任中陽秘,則能受妊,任脈寒冷,陰精失溫,凝聚則為瘕,流溢則為帶。陰精之不脫者,帶脈橫束,環腰如帶,為之收引也,水寒木陷,帶脈不引,故謂之帶下。何以知其為帶下也?其證唇口干燥,是陰精之下脫而不上濟,故知之也。帶下之病,下寒上熱,下寒故下利里急,上熱故煩熱干燥。此當溫腎肝兩經之下寒,溫經湯,歸、膠、芍藥,養血而清風,丹、桂、芎?,破瘀而疏木,半夏、麥冬,降逆而潤燥,甘草、人參,補中而培土,茱萸、干姜,暖血而溫經也。
◎溫經湯百六十八
溫經湯
當歸二兩 芎?二兩 芍藥二兩 阿膠二兩 桂枝二兩 丹皮二兩 半夏一兩 麥冬一兩,去心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 干姜二兩 茱萸三兩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或至期不來。
雜病九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婦人帶下,經水不利,此以血瘀而不流也。血瘀木陷,不得升達,則少腹滿痛。木陷風生,經水疏泄,則一月再見。土瓜根散,桂枝、芍藥,達木而清風,土瓜根、(庶/蟲)蟲,破瘀而行血也。
◎土瓜根散百六十九
土瓜根散
土瓜根三分 (庶/蟲)蟲三分 桂枝三分 芍藥三分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 匕,日三服。陰(ば/頹)腫,亦主之。
雜病十
婦人經水閉不利,髒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婦人經水閉澀不利,髒中堅癖不止,中有干血,阻陰精之上濟,而下白物。血瘀因于木陷,木陷因于土濕,土濕遏抑,木氣不達,故經水不利。木陷而風生,疏泄失藏,精液流溢,故下白物。礬石丸,礬石收濕淫而斂精液,杏仁破滯氣而消痞硬也。
◎礬石丸百七十
礬石丸
礬石三分,燒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丸,棗核大,內髒中。劇者再內之。
雜病十一 吐涎心痞二十七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方在“痰飲”。涎沫止,乃治痞,半夏瀉心湯主之。方在“嘔吐”。
婦人時吐涎沫,此水氣內格,肺金不降,津液凝瘀而上溢也。醫下之,土敗胃逆,濁氣填塞,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以小青龍湯瀉其積水,涎沫即止。乃治其痞,痞證濁陰痞塞,陽不根陰,二火升炎,下寒上熱,半夏瀉心湯,姜、甘、參、棗,溫補中脕之虛寒,黃芩、黃連,清瀉上焦之郁熱,半夏降濁而消痞也。
雜病十二 髒燥悲傷二十八
婦人髒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肺屬金,其氣燥,其志悲,其聲哭,婦人髒燥,則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不能自由。蓋五行之氣,升于九天之上,則暢遂而為喜,喜者,心之志也,陷于九地之下,則幽淪而為恐,恐者,腎之志也,方升未升,喜之未遂,則郁勃而為怒,怒者,肝之志也,方陷未陷,恐之將作,則淒涼而為悲,悲者,肺之志也。以厥陰風木之氣,善耗津血,風動而耗肺津,肺金枯燥,故悲傷欲哭。欠者,開口而呵氣,伸者,舉臂而舒筋,陰陽之相引也。日暮陽降,則生欠伸,欠伸者,陰引而下,陽引而上,未能即降也。金主降,燥金欲降而腎陰又引之,故數作欠伸。甘麥大棗湯,甘草培土,大棗滋乙木而息風,小麥潤辛金而除燥也。
◎甘麥大棗湯百七十一
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補脾氣。
雜病十三 咽中炙裔二十九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溫土堙塞,濁氣上逆,血肉凝澀,結而不消,則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茯苓瀉濕而消瘀,樸、半、姜、甦,降逆而散滯也。
◎半夏厚樸湯百七十二
半夏厚樸湯
半夏一升 厚樸三兩 生姜五兩 干甦葉二兩 茯苓四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雜病十四 腹中疾痛三十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方在“妊娠”。
婦人腹中諸疾痛,無非風木之克濕土,氣滯血凝之病也。當歸芍藥散,芎、歸、芍藥,養肝血而行瘀,苓、澤、白術,燥土氣而瀉滿,與妊娠之腹痛,無二法也。
雜病十五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在“虛勞”。
婦人腹中痛,風木之克土也。小建中湯,桂枝倍芍藥而加膠飴,瀉風木而滋脾精也。
雜病十六 血氣刺痛三十一
婦人六十二種風,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婦人六十二種風,總因營血之瘀燥,風木之失養也。紅藍花酒,養血行瘀,以達風木也。
◎紅藍花酒百七十三
紅藍花酒
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雜病十七 水與血結三十二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婦人少腹脹滿,其狀如敦,小便微難而不渴,病在生產之後者,以水寒土濕,乙木抑遏,積水與瘀血俱結于血室,故腹滿而便難也。大黃甘遂湯,阿膠清風而潤木,大黃、甘遂,下瘀血而行積水也。
◎大黃甘遂湯百七十四
大黃甘遂湯
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雜病十八 轉胞三十三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腎氣丸主之。方在“消渴”。
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寐,而反倚物而布息者,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回轉,故致此病。此緣土濕水寒,而木氣郁燥,不能疏泄也。濕寒結滯,溺孔凝澀不開,胞滿而不出,則氣鼓而系轉。水溺不行,濁氣莫泄,肺氣逆升,郁而生熱,故煩熱倚息,不得眠臥。病不在胃,是以飲食如故。腎氣丸,苓、澤,瀉水而燥濕,丹、桂,疏木而達郁,地黃清風而潤燥,附子暖腎而消瘀,山萸、薯蕷,斂肝氣而攝水也。
雜病十九 陰吹三十四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谷氣之實也,豬膏 煎主之。方在“黃疸”。
胃中濁氣下泄,前陰氣吹而喧鳴,此谷氣之實,後竅結塞而不通也。豬膏 煎,豬膏、亂 ,利水而滑大腸,瀉濕而通膀胱也。
雜病二十 陰寒三十五
婦人陰寒,溫陰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婦人陰中寒冷,腎肝之陽虛也。宜以坐藥,溫其陰中。蛇床子散,去寒濕而暖水木也。
◎蛇床子散百七十五
蛇床子散
蛇床子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
雜病二十一 陰瘡三十六
婦人妊娠、產後、雜病,共計三十六證。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手少陰脈動神門(在小指後,掌下高骨間),足少陰脈動太溪(在足內踝後)。此少陰脈,即尺中也。尺脈滑而數者,水寒土濕,生氣不遂,木郁于水而生下熱也。前陰者,腎肝之所司,木郁下熱,陰中即生瘡。陰中瘡蝕肌肉而潰爛者,狼牙湯洗之,瀉其濕熱也。
◎狼牙湯百七十六
狼牙湯
狼牙三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箸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
雜病二十二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髒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為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小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街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婦人之病,因于脾腎陽虛,積冷結氣,隧竅阻塞,血瘀木陷,為諸經水斷絕,不復流行。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痞硬不消,此 瘕之在下者。若寒傷經絡,血脈結澀,則凝堅在上,壅其相火,逆刑辛金,嘔吐涎唾,久成肺癰,肌肉消減,形體損分,此 瘕之在上者。若在中盤結,繞臍寒疝作疼,或兩脅疼痛,內與髒氣相連,此 瘕之在中而純寒者。或結熱于中,痛在臍下關元,脈數無瘡,肌膚甲錯,枯若魚鱗,熱結于內,男女交合,熱淫傳染,時著男子,非止但在女身,此 瘕之在中而變熱者。凡此諸病,起于肝腎,在下為多,往往經候參差,遲速不勻。或令陰器掣痛,少腹惡寒。或痛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街,足陽明之動脈,在腿腹之交,又名氣沖),氣街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之疾,狂惑不精。或有憂慘,悲傷而多怒嗔。此皆帶下之病使然,非鬼神之憑附也。蓋上、中、下三部,一有氣血寒凝,則阻格陰精上濟之路,下流而為帶下。血結精流,筋脈枯槁,木氣不舒,故掣引作痛,悅怒乖常。久則身體羸瘦,脈虛多寒,而成勞傷不起之證。婦人妊娠、產後、雜病,共計三十六病,悉因此生。及其病成,則千變萬端,不可勝數。醫家于此,審脈之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于以治危得安。其雖同為一病,而人之強弱不一,是以脈之陰陽,各異源流。子當辨記此說,勿謂不然。此窮妊娠、產後、雜病之源,而總結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