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 小兒補腎論(二十五)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介賓 書名︰景岳全書

    觀王節齊曰︰小兒無補腎法。蓋小兒稟父精而生,男至十六而腎始充滿,既滿之後,妄用虧損,則可用藥補之。若受胎之時,稟之不足則無可補,稟之原足,又何待于補耶?嗚呼,此言之謬,謬亦甚矣!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也,精即形也,治精即所以治形,治形即所以治精也。第時有國中,則精有衰盛,故小兒于初生之時,形體雖成而精氣未裕,所以女必十四,男必十六,而後天癸至。天癸既至,精之將盛也。天癸未至,精之未盛也。茲以其未盛而遽謂其無精也可乎?且精以至陰之液,本于十二髒之生化,不過藏之于腎,原非獨出于腎也。觀《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此精之所源,其不止于腎也可知矣。王節齋止知在腎而不知在五髒。若謂腎精未泄不必補腎,則五髒之精,其有稟賦之虧,人事之傷者。豈因其未泄而總皆不必補耶?夫小兒之精氣未盛,後天之陰不足也;父母之多欲水虧,先天之陰不足也。陰虛不知治本,又何藉于人為以調其元、贊其化乎?此本原之理,有當深察者如此。

    再以小兒之病氣論之。凡小兒之病最多者,惟驚風之屬。而驚風之作,則必見反張戴眼,斜視抽搐等證。此其為故,總由筋急而然。蓋血不養筋,所以筋急。真陰虧損,所以血虛,此非水衰之明驗乎?夫腎主五液,而謂血不屬腎,吾不信也。肝腎之病同一治,今筋病如此,而欲舍腎水以滋肝木,吾亦不信也。且太陽、少陰相為表里,其經行于脊背而為目之上網,今以反折戴眼之證偏多見于小兒,而謂非水髒陰虛之病,吾更不信也。矧以陽邪亢極,陰竭則危,髒氣受傷,腎窮則死,此天根生息之基,尤于小兒為最切。然則小兒之病,其所關于腎氣者非眇,而顧可謂小兒無補腎法耶?決不信!決不信!


如果你對景岳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景岳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