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九人集•婦人規(下)\前陰類 陰瘡(七九)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介賓 書名︰景岳全書

    婦人陰中生瘡,多由濕熱下注,或七情郁火,或縱情敷藥,中于熱毒。其外證則或有陰中挺出如蛇頭者,謂之陰挺;如菌者,謂之陰菌;或如雞冠,或生蟲濕癢,或內潰腫爛疼痛,常流毒水。其內證則或為體倦內熱,經候不調,或為飲食不甘,晡熱發熱,或為小腹痞脹,腰脅不利,或為小水淋瀝,赤白帶下。凡治此之法,若腫痛內外俱潰者,宜芍藥蒺藜煎為最佳,或四物湯加梔子、丹皮、膽草、荊芥,或用加味逍遙散。若濕癢者,宜芍藥蒺藜煎,或歸脾湯加柴、梔、丹皮。淋澀者,宜龍膽瀉肝湯加白術、丹皮。淋澀而火盛痛脹者,宜大厘清飲,或抽薪飲。腫而墜毒者,補中益氣湯加山梔、丹皮。可洗者用百草煎。可敷者宜螵蛸散、完瘡散。

    蛇蛻散︰治婦人陰瘡。先以荊芥、蛇床子湯燻洗,挹干敷藥。

    蛇蛻(一條燒存性) 枯礬 黃丹 蓄 本(各一兩) 硫黃 荊芥穗 蛇床子(各五錢)

    上為細末,香油調搽,濕則干摻。


如果你對景岳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景岳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