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 瀉痢(三十四)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介賓 書名︰景岳全書

    立齋曰︰瘡瘍大便泄瀉,或因寒涼克伐,脾氣虧損。或因脾氣虛弱,食不克化。或因脾虛下陷,不能升舉。或因命門火衰,不能生土。或因腎經虛弱,不能禁止。或因脾腎虛寒,不能司職。所主之法,若寒涼傷脾,六君加木香、砂仁,送二神丸。脾虛下陷,用補中益氣,送二神丸。命門火衰,用八味丸料,送四神丸。腎虛不禁,用姜附湯加吳茱萸、五味。

    脾腎虛寒,用參附湯,送四神丸。《病機》雲︰脈沉而細,身不動作,楮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姜附湯主之。身重,四肢不舉者,參附湯主之。仲景雲︰下痢腸鳴,當溫之。脈遲緊,痛未止,當溫之。大孔痛,當溫之。心痛當救里,可與理中、附子、四逆輩。《精要》雲︰癰疽嘔吐,腎脈虛者,不治。凡此難治之證,如按前法治之,多有可生者。

    御醫王彭峰之內,年逾四十,背疽不起發,泄瀉作嘔,食少厥逆,脈息如無,屬陽氣虛寒。用大補劑加附子、姜、桂,不應。再加附子二劑,瀉愈甚。更以大附子、姜、桂各三錢,參、 、歸、術各五錢,作一劑,腹內始熱,嘔瀉乃止,手足漸溫,脈息遂復。更用大補而潰,再用托里而斂。十年後,仍患脾胃虛寒而歿。(薛按)


如果你對景岳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景岳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