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列證 泄瀉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振鑒 書名︰厘正按摩要術

    泄瀉者,胃中水谷不分,並入大腸,多因脾濕不運。《內經》所謂濕多成五泄也。小兒致病之原,或內由生冷乳食所傷,或外因風寒暑濕所感,抑或饑飽失時,脾不能運,冷熱相干,遂成泄瀉。甚至久瀉不止,元氣漸衰,必成慢驚重癥。內治宜分消,宜溫補。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補脾土,(二百遍。)

    推心經,(八十遍。)推清腎水,(一百遍。)掐左端正,(二十四遍。)側推大腸,(八十遍。)揉外勞宮,(四十九遍。)運八卦,(一百遍。)揉臍及龜尾,(二百遍。)掐承山,(三十遍。)打馬過天河,(八十遍。)搖斗肘。(八十遍。)屬寒者,加黃蜂入洞,(二十四遍。)屬熱者,加撈明月。(二十四遍。)

    按︰泄瀉證皆兼濕,初宜分理中焦,滲利下焦,久則升舉,必至脫滑不禁,方以澀藥固之。

    李士材治瀉有九法︰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然有因痰而泄者,又宜以痰泄之法治之,若僅以按摩施之,則拘矣。(惕厲子)


如果你對厘正按摩要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厘正按摩要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