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夏傷于暑秋必瘧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志聰 書名︰侶山堂類辯

    溫病、瘧病,皆邪伏于內,而後發者。寒乃陰邪,冬時陽氣內盛,故邪伏于在外皮膚之間。冬至一陽始生,至春陽氣盛長,外伏之陰邪,與陽相遇,邪正相搏,寒已化熱,故春發為溫病也。(陰遇陽則化熱,陽遇陰不隨正氣所化,故與陰氣寒熱交爭。)暑乃陽邪,夏時陽氣在外,里氣虛寒,故邪伏于里陰募原之內。夏至一陰始生,至秋陰氣盛長,內伏之陽邪,與陰相遇,邪正相持,故發為往來寒熱之 瘧。( 瘧,陰瘧也。陰邪發陽病,陽邪發陰病,皆人氣之所化。)此天地陰陽之邪,隨人氣之外內出入者也。夫《內經》首重天地陰陽之氣,寒暑往來,升降出入,人居天地氣交之中,隨四時之寒暑往來,而四時之風、寒、暑、濕,又隨人氣之升降出入。東垣不明經旨,反穿鑿綴緝,而安道譏之;安道譏之,而亦不能闡發其經義,是使後人而復譏後人也。

    開之曰︰春時陽氣盛長,秋時陰氣盛長,伏邪必隨氣而外出,故曰“必”。


如果你對侶山堂類辯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侶山堂類辯》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