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出痘發搐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綸 書名︰明醫雜著

    小兒若因出痘而生驚搐,不必治驚。若身熱、耳冷、 冷,疑似未明,古方服升麻葛根湯;痘已出及出完,調理氣血。只根據丹溪痘瘡法,分氣血虛實,看紅紫淡白、稠密稀疏,及參時令用藥。常以脾胃為主,虛寒用陳文秀溫補法,實熱用解毒法,全在活法通變。

    愚按小兒痘瘡,未出則補托之,已出及出完則調理之。更當察色、听聲,辨其多寡、表里、虛實而治之,庶不有誤。世皆宗丹溪、錢氏、陳氏三家之論,又必會而通之,與時宜之,不致膠柱而鼓瑟也。竊謂黑陷、耳冷、切牙、吐瀉者,乃脾土虛敗,寒水反來侮土歸腎之惡候也。用百祥丸瀉之,急以四君子、丁香、陳皮、木香、濃樸、炮姜,以溫補脾土,身熱飲水,黑陷復起,十救一二。蓋此癥因脾土虛敗,寒水乘侮,故陳文秀先生雲,若治寒水于既侮之後,何不保脾土于未敗之先?此發前人之未發,救後世之誤妄。況痘瘡發出、成膿、收靨,即癰疽起發、腐潰、生肌,皆脾土元氣使然。若黑陷、寒戰、切牙、泄瀉、喘嗽,即癰疽陽氣脫陷、寒氣內淫之陰癥,急用異功散,倍參、、歸、術、姜、附溫補脾胃,不可泥其日期,而行解毒、托里等法。但見其虛弱,便宜滋補脾胃,以顧收靨。觀丹溪先生治一叟,發熱而昏倦,其脈大而似數,與參、 、歸、術、陳皮大料,二十劑而痘出,又二十劑而膿泡成,身無全膚,又六十劑而安,其義可見。


如果你對明醫雜著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明醫雜著》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