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癃閉遺溺證十三

類別︰子部 作者︰明•皇甫中 書名︰明醫指掌

    【歌】實熱溲便故不通,下焦氣結號為癃。氣虛血弱兼痰閉,一吐提時便有功。虛熱故令便不禁,虛寒遺溺在溫中。

    【論】夫腎水瀦于膀胱而泄于小腸,此上下相通,故水火既濟,則榮衛流行,水竇開闔,便溺通暢,豈有不禁、不利者歟?夫惟心腎不交,水火未濟,陰陽不調,則內外關水道窒塞,而有小便癃閉、遺溺之病生焉。蓋膀胱與腎為表里,虛則客熱乘之,故不能制水,水挾熱而行,故數而不通,溺有余瀝。腎與膀胱皆冷,內氣不充,胞中自滑,故出多而色白。所以熱則不通,冷則不禁,理之自然。亦有虛熱而遺瀝,氣虛而不通者,不可不知。

    【脈】鼻頭色黃,小便必難。脈浮弦澀,為不小便。

    虛閉

    氣虛不能施化,小水不通者,四君子湯加升麻,先服後吐之。(方見脾胃。)血虛而小水不通者,四物湯加升麻,先服後吐之。(方見血虛。)氣血兩虛,二方合用加升麻。

    痰閉

    痰氣閉澀于下焦,小水不通者,二陳湯加木通、香附,先服後吐,或蒲黃湯。痰盛肥胖之人,導痰湯取吐即通。(二陳湯、導痰湯二方俱見痰證內。)

    蒲黃湯

    治小便不通。

    赤茯苓(五分) 木通(五分) 車前子(五分) 桑白皮(八分) 荊芥(四分) 燈心(三分) 赤芍藥(五分) 蒲黃(生用,八分) 滑石(一錢,研) 甘草梢(七分) 紫甦(五分)

    上銼,加蔥白三個,水煎服。

    熱閉

    下焦實熱,小便不通者,八正散,再用通小便法。睫中痛,熱盛悶澀者,導赤散加山梔、大黃。

    八正散

    治熱閉。

    車前子(一錢) 瞿麥(一錢) 蓄(一錢) 滑石(一錢) 甘草(一錢) 山梔仁(一錢) 木通(一錢) 大黃(一錢,面裹煨)

    燈心二十睫,水煎,空心服。

    導赤散

    治小便不通。

    木通(二兩) 生地黃(二兩) 甘草(一兩)

    水煎服。

    通小便法

    用活田螺一個,連殼搗如泥,入麝少許,置臍內,以蛤蜊殼合之,絹帛扎定,少時即通,治噤口痢亦用此法。

    小便不禁

    小水不禁,出而不覺,赤者為熱,白者氣虛。又有虛熱、虛寒之不同。內虛濕熱,小便不禁,遺瀝者,六味地黃丸加牛膝、杜仲、破故紙。(方見前勞瘵證。)三因韭子丸乃治虛寒遺溺之要藥。自汗脈弱者,秘元丹。若虛熱不禁,補陰丸加益智、人參、干山藥。(方見火證。)

    三因韭子丸

    韭子(六兩,炒) 鹿茸(四兩,酥炙) 肉蓯蓉(酒浸,二兩) 牛膝(二兩) 熟地黃(二兩) 當歸(二兩) 巴戟(兩半,去心) 菟絲子(兩半) 杜仲(一兩) 石斛(一兩) 干姜(一兩) 桂心(一兩)

    末之,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

    秘元丹

    固精止溺。

    龍骨(三兩, ) 砂仁(二兩) 訶子(十個,泡去核) 靈砂(二兩)

    末之,煮糯米粥,丸如麻子大,空心臨臥各用酒下五十丸。


如果你對明醫指掌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明醫指掌》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