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消渴方三十

類別︰子部 作者︰清•黃庭鏡 書名︰目經大成

    黃連(二錢) 天花粉(八錢為末,用乳或藕、蔗自然汁調)

    消渴,一理也,分之則有三證焉。渴而多飲,為上消,善食而KT 為中消,煩渴引飲,小便如膏,為下消。經曰︰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金得火而燥,故渴。燥者潤之,故用花粉、奶乳、藕、蔗等汁。火原于心,故復瀉以黃連。中消者,經曰︰癉成為消中。癉者,熱也。或地黃飲子,或竹葉黃 湯,甚則承氣。下消者,經曰︰飯一溲二,如膏如油者不治。此蓋先有上、中消癥,醫習而不察,熱邪下傳,銷鑠腎脂,或克伐太過,泄其真氣,不能管束津液,以滋眾體,致同飲食之物釀而為溲,入一出二,為膏如油也。急以八味、左右合歸或白茯苓丸加減互用,否則肌脫力微,陰痿牙枯,生氣日促矣。

    邑人丁芳洲,苦學善飲,年二十六,病消渴。醫以為酒食之過,一味消導。渴愈甚,酒肉之量愈加。明年成下消,證如前,兼得鼓脹,目無所睹。比延余,心知病不能痊,但癥系內障,有可治。遂用腎氣、寧志、駐景等藥,既而針其左目。視不甚明,然病覺大減。逾年再針其右目痊。而藥全不應。嗚呼,此其所以為不治也歟。


如果你對目經大成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目經大成》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