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正統間,鄧茂七倡亂于福建,士民從賊者甚眾;朝廷起鄞縣張都憲楷南征,以計擒賊,後委布政司謝都事,搜殺東路賊黨;謝求賊中黨附冊籍,凡不附賊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約兵至日,插旗門首,戒軍兵無妄殺,全活萬人;後謝之子遷,中狀元,為宰輔;孫丕,復中探花。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團施人,求取即與之,無倦色;一仙化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團。母日日與之,終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誠也。因謂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團,何以報汝?府後有一地,葬之,子孫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數。其子依所點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纓甚盛,福建有無林不開榜之謠。
馮琢庵太史之父,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學,路遇一人,倒臥雪中,捫之,半僵矣。遂解己綿裘衣之,且扶歸救甦。夢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誠心,吾遣韓琦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譯文︰
明朝英宗時期,福建倡亂,百姓從賊者很多。朝廷派布政司謝都事,搜捕東路賊黨。謝恐濫殺無辜,因此設法取得賊黨名冊,凡沒有參加賊黨組織的人,即暗中給予白布小旗,教他們在官兵進城時,插旗于門首,並警戒士兵不得濫殺無辜,因此救了萬人的性命。後來謝之子孫有中狀元,當宰相,中探花等,滿門得享富貴。
在福建莆田有一林姓人家,他們的上輩,有一位老太太樂善好施,常常做饅頭送給人家吃,只要有人向她要,她立即就給,臉上沒有半點煩厭的樣子。有位仙人變成道士來試探她,每天早晨都向她討六七個饅頭。如是者過了三年,她也沒有少給過,討厭過。仙人知道她的誠心布施,實在難得,就向她說︰‘我吃你的饅頭三年,無以為報,特地前來告訴你,屋後有一福地可建祖墳,將來子孫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數目。’後依言埋葬,初代即有九人登科,世代從此不斷出貴,福建至今還有‘無林不開榜’的傳言。
馮琢庵太吏的父親,是一位秀才。有一年的冬天早晨,在前往學堂的路上,踫到一個倒在雪中快凍死的人。他于是趕緊把自己穿的皮袍解下來替這人穿上,並將他扶回家中救治。結果那天夢里一位天神告訴他說︰‘你出于至誠救人一命,很不容易,現在我派宋朝名將韓琦投生你家,作你兒子。’而後生了琢庵,取外號為琦,以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