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卷 痧脹舌胎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郭士遂 書名︰痧脹玉衡

    或謂︰“全書載痧,論治俱備,舌胎僅存其名,豈痧脹舌胎無可治乎”。余曰︰“非也。”蓋謂痧脹有別癥之舌胎則可,謂舌胎即痧脹之癥,是不識痧脹之適當其然,並不識舌胎之所以然也。誠以舌胎乃足陽明胃腑熱病,故治痧脹,先理其痧,後治舌胎即安;若先理舌胎後治痧脹則危。蓋舌胎乃胃腑熱極氣沖心胸,舌為心苗,故見胎則宜石膏、黃連、大黃、黃芩、黃柏之類。若不先治痧,恐此等藥又寒凝血分,反成大患,故治此者,要看痧毒一退即治舌胎可也。

    【治驗】

    一翁在茲,發熱口渴,舌有黑胎,臥難轉動,氣急痰喘,六脈洪實,放痧三十余針,未愈。用圓紅散、砂仁湯微溫飲之,又付必勝湯,大便下黑糞,惟口渴黑胎未愈。加石膏、黃連二劑而瘳。

    一曹華宇長子,十一月間,犯傷寒兼痧,舌卷耳聾,舌上黑胎芒刺,大渴昏沉發熱,身重不能轉側,胸中迷悶,瀉痢清水,先以圓紅散加郁金末,清茶稍冷凍飲料之。放指上痧三十余針,未愈。用阿魏丸付以防風散痧湯,合稜術湯加桃仁、紅花一劑,俱微冷凍飲料之,舌卷耳聾漸愈,瀉水即止,大渴稍解,但舌胎不退,胸中飽悶。詢其腹中厭冷,痧氣已絕。用和脾宣化飲減前胡,大腹皮加桃仁、紅花、枳實、青皮、石膏、黃連、大黃微溫飲之,食結飽悶俱消,黑胎芒刺皆退。

    惟大便不通,用大黃三錢,芒硝一錢溫飲之,大便通而愈。

    一張旋庵內室,傷食飽悶,按之則痛,日晡發熱,舌心焦黃芒刺。延余,脈微無力。余曰︰“痧也”。放腿彎痧三針,流紫黑毒血。用紫樸湯,加柴胡、干葛微冷凍飲料之,後加石膏、黃連、大黃、黃柏溫飲四劑,大便下宿糞而愈。

    一龔雲濤,發熱嘔噦,舌有黑胎芒刺,起二大泡,蜷臥聲重,迷悶幾死。脈左弦緊,右微細。放腿上痧三十余針,用三黃石膏湯,微溫飲之稍愈,驟進飲食,迷悶復發,用消食順氣之劑,後加大黃、芒硝,大便通而安。


如果你對痧脹玉衡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痧脹玉衡》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