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太陰經 發黃

類別︰子部 作者︰清•黃元御 書名︰傷寒說意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謂太陰髒證。太陰濕土,為表邪所閉,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濕隨便去,則不能發黃。此是脾陽未衰,至七八日間,雖見太陰自利之證,必當自止。以脾家內實,腐穢不容,當後泄而去,非自利益甚之證也。

    若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是濕無泄路,瘀而生熱,宜茵陳蒿湯,瀉其濕熱也。凡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黃,以木主五色,入土化黃,土濕則木郁,木郁于土,必發黃色,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外瀉皮毛而內瀉濕熱也。若傷寒身黃而發熱者,是瘀熱之在表也,宜梔子柏皮湯,清表中之濕熱也。

    若傷寒發汗之後,身目皆黃,則是濕寒而非表熱,以汗則熱泄故也。此慎不可下,宜用溫燥之藥也。

    【80】茵陳蒿湯 八十

    茵陳蒿六兩 梔子擘,十四枚 大黃去皮,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84】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八十一

    麻黃去節,二兩 連軺二兩 杏仁去皮尖,四十個 赤小豆一升 大棗擘,十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兩 甘草炙,二兩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83】梔子柏皮湯 八十二

    肥梔子擘,十五個 甘草炙,一兩 黃柏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如果你對傷寒說意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說意》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