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擬用諸法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雷豐 書名︰時病論

    解肌散表法︰治風邪傷衛,頭痛畏風,發熱有汗等證。

    嫩桂枝 白芍藥 粉甘草 生姜 大棗

    水煎服。

    此仲景之桂枝湯,治風傷衛之證也。舒馳遠曰︰桂枝走太陽之表,專驅衛分之風;白芍和陰護營,甘草調中解熱,姜辛能散,棗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調和營衛者也。

    微辛輕解法︰治冒風之證,頭微痛,鼻塞,咳嗽。

    紫甦梗(一錢五分) 薄荷梗(一錢) 牛蒡子(一錢五分) 苦桔梗(一錢五分) 栝蔞殼(二錢) 廣橘紅(一錢,去白)

    水煎服。

    凡新感之風邪,惟冒為輕,只可以微辛輕劑治之。夫風冒于皮毛,皮毛為肺之合,故用紫甦、薄荷以宣其肺,皆用梗而不用葉,取其微辛力薄也。蓋風為陽邪,極易化火,辛溫之藥,不宜過用,所以佐牛蒡之辛涼,桔梗之辛平,以解太陰之表,及蔞殼之輕松,橘紅之輕透,以暢肺經之氣,氣分一舒,則冒自解矣。

    順氣搜風法︰治風邪中經,左右不遂,筋骨不用。

    台烏藥(一錢) 陳橘皮(一錢五分) 天麻(一錢) 紫甦(一錢五分) 甘菊花(一錢) 參條(二錢) 炙甘草(五分) 宣木瓜(一錢)

    加桑枝三錢為引,水煎服。

    此師古人順風勻氣散之法,以治風邪中經之病也。香岩曰︰經屬氣。所以進烏藥、陳皮以順其氣,天麻、甦、菊以搜其風。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佐參、草輔其正氣;更佐木瓜利其筋骨,桑枝遂其左右之用也。

    活血祛風法︰治風邪中絡,口眼 斜,肌膚不仁。

    全當歸(三錢,酒炒) 川芎(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酒炒) 秦艽(一錢五分) 冬桑葉(三錢) 雞血藤膠(一錢)

    加橘絡二錢,煎服。

    此治風邪中絡之法也。香岩雲︰絡屬血。故用雞藤、川芎以活其血,即古人所謂治風須養血,血行風自滅也。經曰︰營虛則不仁。故用當歸、白芍補益營血,而治不仁也。秦艽為風藥中之潤品,散藥中之補品,且能活血榮筋;桑葉乃箕星之精,箕好風,風氣通于肝,最能滋血去風,斯二者,誠為風中于絡之要劑。更佐橘絡以達其絡,絡舒血活,則風邪自解,而 斜自愈矣。

    宣竅導痰法︰治風邪中髒中腑,及瘧發昏倒等證。

    遠志(一錢,去心) 石菖蒲(五分) 天竺黃(二錢) 杏仁(三錢,去皮尖研) 栝蔞實(三錢,研) 僵蠶(三錢,炒) 皂角炭(五分)

    水煎,溫服。

    風邪中于髒腑者,宜施此法。其中乎經,可以順氣搜風;其中乎絡,可以活血祛風;今中髒腑,無風藥可以施之,可見中髒之神昏不語,唇緩涎流,中腑之昏不識人,便溺阻隔等證,確宜宣竅導痰。方中天竺、遠、菖,宣其竅而解其語;杏仁、蔞實,導其痰且潤其腸;僵蠶化中風之痰,皂角通上下之竅,此一法而兩用也。尤恐其力之不及,中腑更佐以百順,中髒更佐以牛黃,按法用之,庶無差忒。

    辛溫解表法︰(見前)

    辛涼解表法︰(見前)

    清熱保津法︰(見前)

    兩解太陽法︰治風濕之證,頭痛身重,骨節煩疼,小便欠利。

    桂枝(一錢五分) 羌活(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生米仁(四錢) 苦桔梗(一錢五分)

    流水煎服。

    斯法也,乃兩解太陽風濕之邪。風邪無形而居外,所以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陽之表,俾風從汗而出;

    濕邪有形而居內,所以用苓、澤、米仁,滲其膀胱之里,俾濕從溺而出,更以桔梗通天氣于地道,能宣上復能下行,可使風濕之邪,分表里而解也。嘉言雖謂風濕之病,固宜從汗而解,然風勝于濕者,則濕可隨風去,倘濕勝于風者,則宜此法治之。


如果你對時病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時病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