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雲。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蓋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項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而足陽明胃之經。起鼻交 中。入齒中。俠口環唇。倚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穴。其或胃中風熱。或風熱乘之。令人面腫。或面鼻色紫。風刺癮疹。或面熱面寒。隨其經癥而治之。
一論面寒者。陽明經虛寒也。
升麻附子湯
升麻 葛根 白芷 黃 (各七分) 大附子(炮七分) 人參 草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炙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連根蔥白二根。水煎服。
一論面熱者。陽明經風熱也。
升麻黃連湯
升麻 葛根(各一錢五分) 白芍(七分) 川芎(四分) 薄荷 荊芥(各三分) 蒼術(八分半) 黃連(酒洗五分) 酒芩(六分) 犀角(四分半) 白芷(二分)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食後服。
一論面上瘡者。上焦火也。
清上防風湯
防風(一錢) 荊芥(五分) 連翹(八分) 山梔(五分) 黃連(五分) 黃芩(酒炒七分)薄荷(五分)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桔梗(八分) 枳殼(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入竹瀝同服。
一論面唇紫黑。乃陽明經不足也。
升麻白芷湯
升麻 防風 白芷(各一錢) 芍藥 蒼術(各三分) 黃 人參(各五分) 葛根(一錢半) 甘草(四分)
上銼一劑。姜、棗煎服。宜早後午前服。取天氣上升于中。使陽達于面也。
一論面上粉刺者。肺火也。
清肺飲
連翹 川芎 白芷 黃連 黃芩 荊芥 桑皮 苦參 山梔 貝母 甘草
上銼。水煎。臨臥服。
一點痣方。
以巴豆七個。鍛石等分為末。以咸水搜在盞內。藏糯米于巴豆鍛石內。候米爛。將痣用針撥動。以米膏點之絕。三日不洗。自然脫落。
一起字出青方。
礦鍛石 紫蓼灰(各一錢) 苦參(五錢) 堿(一錢) 加百草灰、辣蓼灰各一錢。
上為末。水調寫字上。有泥起。拂去再上。
一出刺青方。
馬肉不拘多少。盡令蒼蠅飽食作壞生蛆出。曬干為末。以針挑動青處。摻藥。其青自出一抓破面皮。用生姜自然汁。調輕粉擦患處。便無痕跡。
一洗面方。
每早以漱口水吐在手掌中洗面。久久自潤。粉刺自消。
一治赤紅爛臉。水銀、地瀝青蠟各一錢。共搗涂之。
一治面上 鼻酒刺方。
雄黃(一錢) 硫黃(五分) 鉛粉(一錢)
上共為末。乳汁調涂。晚上敷。次日溫水洗之。如此三次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