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脾之癥。面赤額汗。舌短頭低。眼合不開。睡中搖頭吐舌。頻嘔腥臭。噤口切牙床。
手足微搐不收。或身冷。或身溫而四肢冷。其脈沉微。陰氣極盛。胃氣極虛。十救一二。蓋由慢驚之後。吐瀉損脾。病傳已極。總歸虛處。惟脾所受。故曰慢脾風。若遂風則無風可遂。
療驚則無驚可療。但脾間涎痰壅滯而然耳。世所謂慢驚難療者。慢脾風是也。宜服
加味四君子湯
人參(三分) 白茯苓(三分) 蒼術(三分) 炮干姜(四分) 白術(炒六分) 制附子(一分) 羌活(一分) 炙甘草(四分)
上銼。生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一論慢驚慢脾危惡之癥。藥力不到者。但看兩腳。面中間陷處。有太沖脈。即灸百會穴三五壯。炷如小麥大。灸後仍與醒脾之劑調之。
一論小兒慢脾風。內虛。昏迷不醒。宜
加味大醒脾散
人參 白術(去蘆炒) 白茯苓(去皮) 橘紅 丁香 南星(炮) 全蠍(去毒炒) 天麻(煨) 白附子(煨) 山藥(炒) 木香 石蓮肉(去殼) 石菖蒲 肉豆蔻 砂仁 甘草
一論小兒驚風後。聲啞不能言。及諸病之後不能言。天南星一個。炮去皮為末。每半字。五歲兒半錢。 豬膽汁調。食前服。
一論治慢驚慢脾之聖藥也。一錠即有起死回生之功。頃刻奏效。故名回生錠。真海上仙方也。急驚亦效。
回生錠
人參(五錢) 白術(去蘆油一兩) 白茯苓(去皮) 懷山藥 桔梗(各一錢) 甘草(三錢)膽星(五錢) 赤石脂(煨五錢) 辰砂(二錢) 乳香(二錢半) 礞石(煨金色三錢) 牛黃(一錢) 麝香(一錢)
上為末。搗勻。印作錠子。金箔為衣。陰干。每三五分。薄荷湯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