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小兒諸病。因藥攻伐。元氣虛損。脾胃衰憊。惡寒發熱。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軟弱。右關寸獨甚。亦宜用之。大凡久病或過服克伐之劑。虧損元氣。而諸癥悉具之。最宜此湯調補。
若無有前癥之兒為患者。尤宜用之。
補中益氣湯
黃 (蜜水炒) 參(各八分) 白術(去蘆油炒) 當歸身(酒洗各一錢) 陳皮 甘草(炙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二分)
上銼。姜棗煎。空心。溫服。
一論小兒脾胃虛弱。或因克伐之過。致飲食少思。或食而難化。或欲作嘔。或大便不實脾胃虛損。吐瀉少食。宜用
四君子湯
人參 白術(去蘆炒)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姜、棗煎服。
六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大便不調。肢體消瘦。面色痿黃。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
一論小兒脾胃虛弱。吐瀉不食。或驚搐痰盛。或睡而露楮。手足指冷。或脾肺虛弱。咳嗽吐痰。或虛熱上攻。口舌生瘡。弄舌流涎。若母有疾。致兒患此。母亦當服之。
異功散
人參 白茯苓(去皮) 白術(去蘆炒) 甘草(炙) 陳皮(各等分)
上用姜、棗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