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癥喉痹失音,頸大,腹脹如蝦蟆者是也,宜荊防敗毒散。
荊防敗毒散
荊芥 防風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桔梗 枳殼(麩炒) 川芎(酒洗) 茯苓 人參 甘草 姜、蔥煎,食遠服。發冷倍用蔥。
蝦蟆瘟
其癥咽喉腫痛,涕唾稠粘,甚則往來寒熱,身痛拘急,大便秘結,有類傷寒,亦與捻頸瘟相似,但以不腹脹為異。治法,涼散、和解、攻下、敗毒,隨癥施治無不獲愈。方俱散見各醫書,本門不多贅。其治療捷法,于初起時,用手在病患兩臂,自肩、項,極力將其中凝滯癘氣惡血,趕至手腕數次,用帶子將手腕扎住,不令惡血走散,用針刺少商穴,並十指近甲蓋薄肉正中處,捻出惡血則愈。(少商穴在大指外邊仄面靠甲角處,摸有穴者便是。)
又法,將脖項患處,口餃鹽水,用力吮咂,俟其皮色紅紫成片則愈。或用針將項下一挑,手捻針孔出血,密密挑捻愈。
大頭瘟
(外科門亦名時毒。)
此癥有陰陽,有可汗不可汗者。其癥發于頭上,並腦後、項、腮、頰與目,赤腫而痛,發熱,癥似傷寒。治療散見各醫書,本門茲不多贅,用前刺法亦妙。
大力子丸 兼治啞瘴。
元參 連翹(去隔) 甘草 桔梗 川大黃(生熟酌用) 石膏( ,研) 川連(酒炒) 黃芩(酒炒) 荊芥 防風 羌活 大力子(炒,研)
為末,作丸。或姜煎服亦可。
又方 僵蠶(二兩,浸) 大黃(二兩)
姜汁丸彈子大。蜜水和服一丸。
又方 普濟消毒飲(見《醫方集解》,專治大頭瘟初起。)
又方 大頭瘟生疙瘩及喉閉,並將疙瘩刺出血,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