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痰鑒別法

類別︰子部 作者︰清 • 李子毅 書名︰痰癘法門

    凡頭腦骨,及兩腮骨部位,不生痰 。其余頸項以下,及周身皆可發生。初起寒熱交作,結核紅腫者,痰子也。初起不發寒熱,色白不痛者,瘰 也。以紅屬陽,白屬陰,陽易治而陰難治。

    凡癰疽初起時,旁亦核起。然癰疽之核,按之甚形活動。而痰 結核,按之則推移不動也。

    凡痰 結核,在皮膜內。初則形如棋子、豌豆、綠豆等粒,起發時寒熱交作,大者如雞卵,如覆碗。或長形不一,色紅腫而起發速者,皆屬痰子。色白微紅,不甚浮腫,而起發遲者,多屬瘰 。

    凡痰 潰破後,多不結痂,穢水時出,生肌膏藥,此塞彼潰,難于取效。惟用後載火攻之法,收工甚速,且不復發,否則蔓延遍身,至津液枯竭,遂成癆瘵。

    凡痰 結核,多以形狀及部位而定其名,隨舉數者,可以例推。如結核在舌下,即名為墊舌痰。核在咽喉左右各一枚者,名鐵門拴。耳下八方頰車穴結核者,為頰車痰。頸項筋間,核長如馬刀者,名馬刀 。沿頸前面,至兩耳下,核起累累如貫珠者,名馬掛鈴。核在脅眼,突然腫大者,為夾脅痰。附兩手大骨結核者,為貼骨痰。核生于胸膈上者,為氣痰。在腰眼者,名纏腰痰。在兩臀上,形如覆碗者,名煨督痰。在胯內鼠鼷穴,及足上 骨結核者,亦名貼骨痰。結核此潰彼起,遍身而無定處者,名曰游痰。其蔓生不已,節節破潰,潰口不收者,名瓜藤 。然得其大概,即昔人雲七十二種痰癥,亦不難辨矣,觀後第一圖,已得概要。

    第一圖\p04-a32a1.bmp?

    幫助

    上第一圖,所志各小圈,皆痰 生于人身各部位,因之而定其名。庶治者覘核結何部位,及何形像,即可知之。總之,痰 多緣骨隙而生,而瘰 純屬陰分,其愈期及治法,亦較痰子難十數倍也。


如果你對痰癘法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痰癘法門》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