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曰︰陽氣出于衛氣,陰氣出于營氣。陰主死,陽主生,陽氣重于陰氣,宜衛氣重于營氣矣。岐伯曰︰營衛交重也。雷公曰︰請問交重之旨。岐伯曰︰宗氣積于上焦,營氣出于中焦,衛氣出于下焦。蓋有天,有陽氣,有陰氣。人稟天地之二氣,亦有陰陽,衛氣即陽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從陰出陽也。營氣即陰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從陽入陰也。二氣並重,交相上下,交相出入,交相升降,而後能生氣于無窮也。雷公曰︰陰陽不可離,予既已知之矣。但陰氣難升者謂何?岐伯曰︰陰氣精專,必隨宗氣以同行于經隧之中,始于手太陰肺經太淵穴,而行于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而又始于手太陰肺經。蓋陰在內不在外,陰主守內不主衛外,縴折而若雖升實無晷之不升也,故營衛二氣人身並重,未可重衛輕營也。雷公曰︰善。
陳士鐸曰︰營衛原並重也,世重衛而輕營者,不知營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