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補瀉陰陽篇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士鐸 書名︰外經微言

    雷公問于岐伯曰︰人身陰陽分于氣血,《內經》詳之矣。請問其余。岐伯曰︰氣血之要,在氣血有余不足而已。氣有余則陽旺陰消,血不足則陰旺陽消。雷公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陽旺陰消者,當補其血;陰旺陽消者,當補其氣。陽旺陰消者,宜瀉其氣;陰旺陽消者,宜瀉其血。無不足,無有余,則陰陽平矣。雷公曰︰補血則陰旺陽消,不必再瀉其氣;補氣則陽旺陰消,不必重瀉其血也。岐伯曰︰補血以生陰者,盲其常補陰也;瀉氣以益陰者,言其暫瀉陽也。補氣以助陽者,言其常補陽也;瀉血以救陽者,言其暫瀉陰也。故新病可瀉,久病不可輕瀉也;久病宜補,新病不可純補也。雷公曰︰治血必當理氣乎?岐伯曰︰治氣亦宜理血也。氣無形,血有形,無形生有形者,變也;有形生無形者,常也。雷公曰︰何謂也?岐伯曰︰變治急,常治緩。勢急不可緩,亟補氣以生血;勢緩不可急,徐補血以生氣。雷公曰︰其故何也。岐伯曰︰氣血兩相生長,非氣能生血,血不能生氣也。第氣生血者,其效速;血生氣者,其功遲。宜急而亟者,治失血之驟也;宜緩而徐者,治失血之後也。氣生血則血得氣而安,無憂其。沸騰也;血生氣則氣得血而潤,無虞其干燥也。苟血失補血則氣且脫矣。血安補氣則血反動矣。雷公曰︰善。

    陳士鐸曰︰氣血俱可補也,當于補中尋其原,不可一味呆補為妙。


如果你對外經微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外經微言》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