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總論部 經絡大略

類別︰子部 作者︰清•祁坤 書名︰外科大成

    人生之有經絡。猶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經絡。猶捕盜不知界分。其能無誅伐無過之咎乎。岐黃問答。以經絡為主。惟經絡一明。然後知癥見何經。用何經之藥以治之。了然無謬。如古之善射御者。自有得心應手之妙焉。假如腹之中行。系任脈一經。開兩傍系足少陰腎經。又開兩傍系足陽明胃經。又開兩傍系足太陰脾經。此皆在腹中者。其乳之在上在傍。系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絡經也。又開兩傍則在兩肋。系足厥陰肝經。又肋之後。背之傍。系足少陽膽經。其脊之兩傍各兩行。系足太陽膀胱經。若脊之中行。系督脈一經。手之外廉。系手三陽經。手之內廉。系手三陰經。足之外廉。系足三陽經。足之內廉。系足三陰經。頭乃手足六陽經所會。如耳前後。系手足少陽經。顴之上下。系手足陽明經。兩 傍。系手足太陽經。其鼻之上行。仍系督脈一經。又凡各經支別交會與夫足三陰。皆循喉嚨挾舌本。又足厥陰隨督脈會于巔。雖未得備陳分寸起止。實乃十四經之大略也。內經所謂分肉者正指此耳。至于奇經八脈。亦皆有起止病患也。假如肋痛。便知其為肝經。不分內外男婦大小。皆可識癥用藥。稍近後便知其為膽經。則又當隨癥加減矣。由些言之。則凡十四經所在。皆可類推也。

    陀雲。癰疽之作。其行也有處。其主也有歸。如心之發于喉舌。肺之發于皮膚。脾之發于肌肉。肝之發于筋肋。腎之發于骨髓是也。陰毒發于下。陽毒發于上。腑之發于外。髒之發于內。發于下者得之緩。發于上者得之速。感于腑者易治。感于髒者難療。故內曰壞。外曰潰。上曰從。下曰逆。近骨者多冷。久而不愈。化血生蟲。蟲則多庠少疼。或先庠後疼。近膚者多熱。久而不愈。傳氣成漏。漏則多疼少癢。或不疼不癢。發于虛處者多險。發于節而相應者不治。(應為內外通潰也)

    手足十二經有氣血多少之分。歌曰。多氣多血君須記。手經大腸足經胃。多氣少血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心胞絡。膀胱小腸肝所異。

    治以氣多者行其氣。血多者破其血。氣少者難于起發。補托之。血少者難于收斂。滋養之。雖然。厥陰經有相火。難治。少陽經有相火。而更難治。故足少陰當作氣血兩虛治也。用藥之道。如東垣之處方。矧有兼風、兼痰、兼濕、兼氣、兼血、兼陰、虛等癥。病本不同。治當求備。較之世俗圖人形瘡樣而不分經絡者。大相徑庭矣。


如果你對外科大成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外科大成》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